深圳保税区的金库,正在成为全球黄金流动新方向的一个缩影。

柬埔寨据传计划成为首批将黄金储备存放于中国的国家之一,此举被视为中国推动自身成为全球黄金储存与交易中心的重要进展。

据美国财经媒体报道,消息人士透露,柬埔寨拟将部分新购黄金储备存放于中国深圳保税区的金库,并非转移现有库存。

此项安排是中柬双方协议的一部分,显示中国在吸引外国央行将黄金储备转移至中国方面已取得初步成果。

除了柬埔寨之外,据悉还有多个国家正评估将黄金储备分散至中国的可能性,以降低对伦敦、瑞士及美国等传统储金中心的依赖。

01 黄金新动向

根据世界黄金协会的最新评估,柬埔寨央行目前持有约54吨黄金,占其260亿美元外汇储备的四分之一。

该行行长上月曾表示,正在考虑数个地点存放国家黄金,但未明言是否包括中国。

消息人士强调,与柬埔寨的安排涉及新购买黄金的存放,而不是从现有储备中转移金属。

这一细节至关重要,表明柬埔寨是在增量上做文章,而非对现有储备布局进行激进调整。

02 历史性转变

这一举动代表着全球黄金储备格局可能发生重大变化。目前多数国家仍将黄金储备存放于英国、瑞士及美国等地。

中国则希望成为新的黄金托管地,藉此建立一个更少依赖美元与西方金融中心的全球金融体系。

专家认为,储备资产多元化已成全球央行趋势。在美国联准会释出降息讯号后,各国央行可能持续扩大黄金持仓,以强化金融安全与抗风险能力。

03 信任的转向

柬埔寨决定将其部分贵金属储备托付给中国,其象征意义远超物理空间的位移。

这不仅是对存储地点的重新评估,更是对西方金融体系信用根基的一次深刻质疑。

近年来,以美国和欧洲为代表的发达国家频繁使用金融制裁手段,单方面冻结他国海外资产的行为屡见不鲜。

对于一个主权国家来说,此类事件敲响了警钟——谁也无法确保自己的外汇与黄金不会在未来某一天遭遇同样命运。

04 地缘政治与金融考量

中柬两国长期保持友好关系,经贸往来密切。中国外交部网站资料显示,2024年中柬双边贸易总额达178.34亿美元,年增幅达20.3%。

其中,中国对柬埔寨出口153.36亿美元,自柬埔寨进口24.98亿美元,分别成长20.2%与20.7%。

将黄金存入中国实质上是一种经过缜密考量的地缘金融决策。

在此情境下,黄金已不仅仅是财富的载体,更演变为国家安全与主权独立的象征物。

05 全球黄金格局重构

全球央行近年来持续增加黄金储备,以应对地缘政治风险上升。此趋势推动金价于10月创下历史新高。

今年年初至10月底,金价累计涨幅接近60%。

目前,包括柬埔寨在内的多个国家正在评估将黄金储备从伦敦等传统黄金中心分散配置的好处。

这一趋势若持续发展,可能改变全球黄金存储的整体格局。

有消息称,多个亚洲及非洲国家正在秘密筹划,拟将其储存在欧美银行金库中的黄金逐步转移到中国境内。

06 西方的担忧

东南亚国家政策转向令美国高层深感不安。包括财政部长在内的多位财政部高级官员公开表达对此类趋势的高度忧虑。

他们最担忧的是,一旦全球资产持有者纷纷效仿柬埔寨的做法,美元体系的核心支柱将面临侵蚀。

金融制裁之所以具备威慑力,正是建立在全球绝大多数财富集中于美元结算网络的基础之上。倘若这一闭环被打破,美元的垄断地位将不可避免地受到挑战。

值得关注的是,中国近期在香港成功发行总额达40亿美元的美元计价债券,且融资利率接近美国国债水平。

这一现象表明,国际投资者对中国财政健康状况和偿债能力抱有极高信心。

黄金的流向改写的是全球金融权力的地图。随着柬埔寨等国家将黄金存放于中国,一个新的金融秩序正在悄然孕育。

那些曾经被视为不可动摇的西方金融中心,如今正面临来自东方的日益严峻的挑战。

黄金不会说话,但它的走向却比任何声明都更有力地诉说着信任的变迁。#热点观察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