立讯精密这单“躺平分红”烟火,15年后把100万变成家族养老盘的戏码谁没听过

核心事实先上,2010年上市,发行价28.8元,当天最高冲到40元,很多人像赶集似的冲进来卖出买入,成交额11.82亿元,后面九年股价跌到12.81元,一度把刚买入的人成为割肉候选人,到2025年股价回到55.41元,股东数量统计到31.98万户,人均持股金额108.87万元,股息率偏低只有0.36%,可分红加持下,某些长期持有者15年累计分红高达88万,账面和分红合计把最初的100万压成数千万的故事在这家企业身上演得热热闹闹。

这场戏的参演者不只是公司和股民,社区和社交媒体都在吵,论坛里有人数着股东人数,有人挖出每年分红数据对比,有人做表格算出年化回报27%左右,评论区两派互怼,支持者说这是时间的力量,是复利和耐心,反对者说这不过是运气与公司扩股稀释下的假繁荣,员工匿名吐槽后也被网友拼命转发,像菜市场吵架那样,声音大且带刺。

政策埋线在街头巷尾有回音,地方媒体和券商研究员都在谈价格法和行业规范,上头说要严管不公平价格和串通议价,监管信号让人觉得未来会更健康,但下头生产线还在抢单,供应链金融和代工合同里暗藏的条款并没有同步透明化,行业内部有人摇头说“上面一套,下面一套”,这矛盾像市场脉搏不稳时的抽搐,谁也不想被割,但又谁也无法停止争抢利润这件事。

普通人的活路也不是没有,首先闲钱才是可以上场的钱,不要把家底全部押在一个故事上,其次学会看分红结构和送股历史,不只盯着市值涨跌,盯着现金流和客户结构更靠谱,最后建立止损和定投的纪律,不是天天盯盘而是按计划执行,学着像老邻居那样稳扎稳打,别被短期噪音吓着割肉,也别被一段辉煌冲昏头脑做莽撞决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