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看加拿大制造业数据忽上忽下,有人说回暖了,小风认为得扒开表面看内里,这家底到底厚不厚,不能只看几个月的数字。

据加拿大统计局公布的信息,9 月制造业销售额增长 0.4%,达到 728 亿美元,7 月更是环比涨了 1.8%,8 月 PMI 从 7 月的 46.1 升到 48.3,创下今年 1 月以来最好表现。

看着这些数字,好像制造业真的在往上走,但小风想说,这增长里的 “水分” 得挤挤。

9 月石油和煤炭产品销售额涨了 6.3%,到 91 亿美元,这是 2023 年 1 月以来最高,说白了,这波增长大半是靠能源撑起来的。

要是国际能源价格跌了,这部分增长是不是就没了?

再看其他关键行业,化学品销售降 1.8%,汽车零件降 2.6%,这些真正能体现制造业硬实力的行业还在下滑,你说这 “回暖” 是不是有点站不住脚?

而且连续七个月 PMI 低于荣枯线,就算速度放缓,也还是在收缩区间,不能因为走得慢了点,就说要往回走了。

加拿大制造业一直有个 “资源依赖症”,这次增长还是老样子,运输设备和石油煤炭是主力。

但小风想问,除了跟资源沾边的产业,加拿大还有啥拿得出手的制造业?

以前加拿大汽车产业在北美还算有分量,现在呢?

美国都在大力推电动车,加拿大跟进速度慢得很,本土汽车零件企业订单少得可怜,很多工厂都开工不足。

机械制造 9 月才增长 1.3%,这速度别说跟我国比,就算跟同是 G7 的德国、日本比,也差了一大截。

高端制造更不用提,像芯片、精密仪器这些,加拿大基本没什么竞争力,全靠从其他国家进口。

说白了,加拿大制造业现在就是 “靠资源吃饭”,其他产业要么萎缩要么没存在感,这样的产业结构,家底能扎实吗?

数据里说制造业就业连续七个月下降,企业要么裁员,要么不招新人。

小风认为,工业的家底不光是机器和订单,更重要的是人,没人干活,再好的设备也没用。

为啥没人愿意进制造业?

首先是工资没吸引力,加拿大生活成本高,制造业工资涨得赶不上物价,年轻人宁愿去送外卖、做兼职,也不愿进工厂熬。

其次是技能断层,老技工退休了,新的没人学,像焊接、精密装配这些需要经验的手艺,没个几年练不出来,现在有些工厂连二十个熟练电焊工都凑不齐,这可不是小事。

我国为啥制造业韧性强?就是因为重视技工教育,每年培养大量技能人才,企业不愁没人。

加拿大这就业问题不解决,制造业早晚得 “断代”。

加拿大制造业太依赖美国市场了,分析师都说制造商把困境归咎于美国客户需求疲软。

小风想说,这就是 “把鸡蛋放一个篮子里” 的后果,太被动了。

第二季度加拿大 GDP 收缩 1.6%,出口降了 7.5%,主要就是对美出口不行了。

美国经济一不好,对加拿大的零件、机械需求就降,加拿大制造业立马跟着难受。

反观我国,制造业出口市场分散,东南亚、欧洲、南美都有客户,就算美国需求软了,还有其他市场能补上来,抗风险能力比加拿大强太多。

加拿大要是不改变这种对美国的依赖,以后还得看别人脸色吃饭,家底随时可能被人掐住喉咙。

我们来实打实算一算,加拿大制造业占 GDP 的比重这些年一直在降,现在也就 10% 左右,我国制造业占 GDP 比重还能到 26%,这差距一眼就能看出来。

能真正撑场面的产业就那么几个:石油煤炭相关制造、少量汽车零件、一些农业机械。

产业链完整性更没法说,我国从零件到组装再到出口,全链条都有,加拿大很多零件都得从美国或其他国家进口,一旦供应链出点问题,生产立马就停。

就拿汽车产业来说,我国有完整的电动车产业链,从电池到整车都能造,加拿大呢?很多电动车零件都得靠进口,自己根本造不了。

小风认为,按现在这情况,加拿大制造业的家底也就剩 “资源相关 + 少量低端制造”,真正的高端产业和完整产业链基本没有,跟 G7 里的其他国家比,差得不是一点半点。

不是要贬低加拿大,而是通过对比能更清楚看到差距。

我国制造业为啥韧性强?首先是产业链全,小到螺丝,大到新能源车、飞机零件,啥都能造,不用看别人脸色;其次是技工多,我国重视职业教育,每年培养大量技能人才,企业不用担心没人干活;再次是国内市场大,就算出口不行,国内需求也能托住制造业,不像加拿大市场小,只能依赖外部;最后是政策支持,对高端制造、技工教育都有扶持,企业有动力去创新、去扩大生产。

加拿大呢?

产业链不全、技工缺、市场小、政策还偏向资源产业,根本没把制造业当重点。

要是不改变这种思路,制造业家底只会越来越薄,以后想追都追不上。

加拿大制造业表面看有反弹迹象,其实深层问题一堆,资源依赖、就业断层、外部依赖强,真正能打的产业没几个,家底真不算厚。

要是不解决这些问题,以后想恢复制造业实力,难上加难。

对此你怎么看?

欢迎在评论区说说你的看法。

声明: 为了提高创作效率,本文有借助使用AI工具进行辅助创作,请注意甄别。作为自媒体一直遵循客观理性地评论时事,不搞极端言论带节奏。本文数据和事件来自正规媒体公开报道,但信息可能会更新,我们没法保证所有事件绝对准确,因此信息仅供参考,请大家理性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