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州90后小白领拼搏12年离职,高管主动让步,他为何选择离开?

最近,广东又一个故事刷屏了。

这次的主人公不是工厂工人,而是广州一家外贸公司的小白领。

他叫小李,90后,来自四川。

12年前,他带着满腔热血从老家来到广州,第一份工作就在这家公司做员。

没想到,一干就是12年。

就在上周,他发了一条朋友圈,配了张离职协议,说自己终于下定决心离开,准备回老家创业。

看到这,我心里一酸。

青春啊,就这么悄无声息地过去了。

小李在朋友圈里写道我90后的,还没到而立之年,但这份工作让我学会了太多。

老板说,留下来吧,公司不会亏待你。

但我明白,时代变了,我也要变。

他入职那年是2013年,广州的外贸行业正火热,他从一个新人一步步做到部门主管。

每天加班到深夜,节假日很少休息,为了公司业绩,他甚至错过了父母的生日。

孔子曾说逝者如斯夫,不舍昼夜。

小李的青春,就是这样一点点流逝在电脑前和会议室的灯光下。

离职的过程,并没有那么顺利。

起初,小李想简单提离职,公司却迟迟不批准。

老板找他谈心,说公司正面临转型,员工流失严重,希望他能再坚持一段时间。

小李犹豫了,毕竟这里有他所有的回忆和战友。

但大环境不好,行业竞争激烈,他知道,如果不走,可能就卡在原地了。

最终,经过多次协商,公司同意了离职协议。

协议上写明,补偿金分两期发放,第一期在离职当月结清,第二期三个月后到账。

社保和公积金也会按时缴到离职日,不会少一分。

更让人暖心的是,公司的高管主动让步。

原本,小李的补偿只有基本标准,但老板考虑到他12年的付出,额外增加了两个月的薪水。

作为交换,小李需要保证工作交接顺利,不能带走任何商业机密。

协议里还有一条,强调如果小李在社交媒体上发布负面信息,公司有权追回补偿。

这听起来有点严,但小李理解,他说大家都是成年人,该有的规矩得守。

老板不是坏人,只是生意难做。

故事到这里,似乎是个圆满的结局。

但生活总有波折。

小李在离职前,经历了公司的一次大调整。

去年底,企业订单锐减,许多老员工被劝退。

他亲眼看到有的同事因为补偿问题闹上法庭,那场面,让他心惊。

他本可以选择硬扛,但看到朋友圈里有人吐槽996福报,他明白,健康和家庭更重要。

莎士比亚说过To be or not to be, that is the question.小李也面临这样的选择是继续坚守,还是勇敢转身。

评论区里,网友们炸开了锅。

有人说我87年的,现在还在原公司,工资没涨,感觉像坐牢。

还有人分享道我换了三份工作,每次离职都心酸。

像小李这样还能拿到体面补偿的,真的少见。

是啊,现在工作市场竞争激烈,很多企业为了节省成本,动辄用优化这个词来裁员。

相比之下,小李的公司还算有良心。

至少,他们没有冷暴力,而是坐下来谈,给了小李尊严。

小李现在已经开始收拾行李了。

广州的出租屋,住了12年,房东都成了朋友。

他计划回老家开个小店,过简单的生活。

回想这12年,他从毛头小子变成成熟的职场人,经历了失败和成功。

离职那天,他对老板说谢谢您,这些年让我成长。

老板拍拍他的肩,笑道走好,记住,人生不止眼前的苟且,还有诗和远方。

这事儿让我想起一句话孟子云天时、地利、人和。

小李抓住了时机,选择了适合自己的路。

你们身边有没有这样的故事?

如果你们干了12年的工作要离职,会怎么做?

是坚守,还是离开?

欢迎在评论区分享,你们的经历或许能温暖更多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