普京翻脸拒见泽连斯基,金正恩落泪亮肌肉,美副总统摊牌:半年内和平
镜头拉近朝鲜平壤的国家授奖仪式现场,金正恩亲手为赴俄作战的士兵佩戴勋章时,突然抬手拭泪。
他面对镜头,声音哽咽:英烈的血不会白流,青年们要为他们报仇!
这段画面被朝鲜官方纪录片完整播出,罕见公开了士兵在俄罗斯库尔斯克州雪地作战、操作无人机突袭的细节,甚至标注阵亡者中最小仅18岁。
而就在同一天,俄罗斯外长拉夫罗夫冷冰冰地向媒体泼下一盆冷水:普京不会见泽连斯基,因为他不算合法总统。
一周前,普京刚对媒体松口愿与泽连斯基见面,西方立刻炒作和谈只差签字。 可转眼间,拉夫罗夫直接掐灭希望:会谈压根没提上日程! 。 这并非俄罗斯内部分歧,而是精心设计的策略,用合法性争议卡死谈判程序。 拉夫罗夫反复强调:签字前必须确认对方是谁!表面是国际惯例,实则为俄方争夺主导权留足空间。
普京的底气来自战场变化。 8月乌军突袭俄罗斯库尔斯克州,占领苏贾城导致俄方丢失上千平方公里土地。
最终俄朝联军反攻夺回,韩国情报部门证实:前线确有朝鲜士兵。 朝鲜副外相更直言:我军参战完全合乎规矩!
至此,朝鲜从幕后走到台前,1.2万名士兵带着俄制防空导弹投入战场,补上了俄军最缺的兵力与弹药。
8月23日,30名朝鲜士兵突然越过朝韩边境,韩军立即开枪警告。 虽无伤亡,但朝鲜军方随即声明进入高度戒备,扬言对美韩军演无差别行使自卫权。
韩国总统李在明紧急飞往美国求援,美方顺势承诺加强防务合作。
这番动作背后藏着三重算计:
分散美国精力:朝俄联动迫使美日韩同时盯住乌克兰和东北亚,陷入两线消耗困局;
换取军技输血:朝鲜以廉价兵力换取俄罗斯卫星数据、导弹技术,甚至核潜艇支持;
转移国内矛盾:通过战场宣传掩盖粮食危机,巩固强军领袖形象。
8月24日,美国副总统万斯在NBC节目中罕见认怂。 他承认俄罗斯做出重大让步:接受乌克兰未来获得安全保障,且放弃扶持亲俄政权。
但话音一转,将特朗普十天停战的豪言改为预计半年内和平。
更微妙的是,万斯透露美国已多次私下联系中国,请求调解俄乌冲突。 可当中国提出参与乌克兰安全保障机制时,却被西方排除在安理会五常讨论之外。
这种既求援又防备的双标,暴露了西方的战略矛盾。
美军援乌力度也在降级。 万斯重申绝不派地面部队,仅提供武器和情报。
五角大楼更悄然收紧导弹使用审批,禁止乌军用美制导弹攻击俄本土。 乌克兰被迫改用国产远程无人机反击,效果却大打折扣。
普京的妥协实为无奈。 2025年7月数据显示:俄罗斯企业支付规模跌至五年最低,食品价格年涨28%,280万青壮年入伍导致制造业用工缺口达45%。
加之美国对印度加征25%关税,俄能源收入面临缩水70%风险。
军事上,俄军炮弹日消耗量从2万发锐减至5000发,士兵三天吃不上热饭,甚至用铁锹当武器。
因此,普京从吞并乌东四州退到只守顿巴斯两州,实为止损。
而泽连斯基坚持只与普京谈领土问题,却被俄方用程序卡死。
西方承诺的安全保障沦为空头支票:加拿大仅出资5亿美元参与无人机项目,远水难救近火。
当特朗普威胁两周内不和谈就制裁俄罗斯时,欧洲却因能源依赖不敢跟进,僵局中的乌克兰,正在沦为大国博弈的筹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