免责声明:本网发布此文章,旨在为读者提供更多信息资讯。文章观点仅供参考,所涉及内容不构成投资、消费建议。为提高文章流畅性,文章可能存在故事编译,读者请自行辩解!如事实如有疑问,请与有关方核实。

时间来到16世纪。

彼时,西班牙凭借造船和火器,几百万人的本土人口,竟然建立起第一个日不落帝国。

他们从伊比利亚半岛启程,扩张到美洲、菲律宾,甚至非洲沿岸的捕奴地。

西班牙的舰队横扫欧洲,殖民地遍布全球。

然而,西班牙能做到这一切,并不全靠人口数量。最核心的,是他们掌握了造船和火器制造的完整产业体系。我们知道,这才是世界级帝国的底盘。

很快,时间进入18世纪末到19世纪初。

英国崛起。蒸汽机的普及带来第一次工业革命。

本土人口数千万。英国社会的分工,工业门类激增。小小的岛国,成了新的全球霸主。这个日不落帝国,比西班牙强大得多。

英国维持霸权长达两个世纪。产业和人口互为支撑。

一晃时间来到19世纪末。

第二次工业革命到来。电力推动着更大规模的生产。

也就在这时,中国、印度,美国这些大国的人口变得重要起来。美国凭借人口突破一亿,加上迁移优势和完整产业链,成功取代英国,成了新霸主。

美国的生产能力,在二战期间达到巅峰。彼时,美国能一己之力供应全世界半数盟国,是名副其实的超级大国。

但人类科技发展加速。第三次工业革命出现了。原子能、计算机、空间技术、生物工程统统涌现。

产业门类,划分得更加细致。

据中国标准数据显示,中国的工业行业拥有3个门类,41个大类,207个中类,666个小类。只有庞大的人口,才养得起如此细致的产业链。从材料、设计、研发到制造,全流程本土化。

美国虽强,但人口始终在三亿左右。难以覆盖全球所有门类。于是,美国才会不断拉拢盟友,把某些制造业外包出去。

值得一提的是,理论上印度也拥有潜力。人口同样接近中国。然而,种姓、宗教、民族矛盾,让这一切难以兑现。殊不知,人口本身不是唯一变量。更关键的,是社会整合和制度设计。

时间来到21世纪。

中国的人口超过十亿。

单论体量,足以覆盖全部门类。中国不仅是市场,更是极细分劳动力和技术分工基地。这样庞大的人口,实现了全产业链本土闭环。

美欧等国家难以复制。

彼时,地球的资源与人口承载能力,正在逼近极限。十亿级人口的产业组合,成为一座新的大山。

纵观历史,每次世界级帝国崛起,都是这一规律的体现。

现在的印度,可以说是人口红利兑现的反面教材。

如果人类有机会进入太空移民时代。也许游戏规则将被重新改写。

在人类尚未突破地球资源极限前,想复制中国的超级大国模式,难度远超想象。

超级大国的产生,是人口密度和产业门类极致组合的结果。

而地球的土地和资源已近上线。下一个拥有十亿以上人口,又能覆盖完整产业链的大国几乎不可能再出现。

所有迹象表明,中国极有可能成为地球历史上最后一个超级大国。

这是规律,也是时代的无奈。

后一代,会生活在怎样的世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