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后的意外转折

2025年6月,陕西汉中19岁少年彭某轩结束高考后,怀揣着对未来的憧憬,计划通过兼职赚取大学学费。然而,一条"高薪主播岗位"的招聘信息,将他推向了人生的至暗时刻。

边境线上的惊魂时刻7月初,彭某轩根据网友指引,独自飞抵昆明。刚下飞机,他便收到500元转账和"先住酒店等通知"的指令。次日,他辗转至云南临沧市沧源佤族自治县,在拼车途中,同车乘客曾多次劝阻:"这路线不对,赶紧回家!"但涉世未深的他未察觉危险,仍按对方要求继续前行。

园区内的生死抉择

跨境后,彭某轩被多次转车带入缅甸某园区。因年龄不足,园区负责人认为他"缺乏利用价值",竟将其劝返。孤身流落异国街头的他,在当阳地区被佤邦热心市民发现。此时,这个原本留着学生发型的少年,已被迫剃成寸头,眼神中满是惶恐。

跨国救援的240小时7月19日,缅甸佤邦警方通报:经过15天排查,彭某轩已通过信息备案与材料初审。目前,缅中双方正就跨境交接细节进行最后协商,其父母已抵达云南等待接应。

细节揭露诈骗新手段

据知情人士透露,彭某轩失联期间,家人曾凌晨两点拨通其手机号,接电话的却是缅甸口音的陌生人。这一细节印证了当前诈骗团伙的作案新趋势——利用高考生急于赚钱的心理,以"兼职""实习"为幌子实施精准诱骗。

重生:从寸头少年到安全归途"他出境前不是这个发型。"彭某轩好友提供的照片对比,让人心头一紧。在缅甸的经历虽未造成身体创伤,但心理阴影难以消弭。佤邦救助者描述:"孩子被找到时,手里紧攥着半块干硬的面包。"

警方提醒:这些信号要警惕!

异地"热心人"主动提供机票、住宿

招聘内容模糊,强调"月入过万"但回避具体职责

跨境后突然要求"改变行程"

目前,彭某轩案已引发社会对跨境诈骗新动向的关注。 这场历时半个月的跨国救援,不仅是一个家庭的团圆,更敲响了青少年防诈的警钟。当阳光穿透云层,愿每个追梦少年都能看清脚下的路。

文末互动:你身边有类似经历吗?欢迎留言分享防诈技巧,点赞过万将整理成专题提醒更多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