把北溪炸管当成职场甩锅,你才明白波兰抓人有多高明
这事儿吧,你要是光看新闻标题,什么“乌克兰人被抓”,什么“盟友背刺”,感觉就是一出常见的国际狗血剧。但你要是把它放到一个更糙的场景里,比如一个分工明确但互相算计的草台班子公司,那味道一下就全出来了。
魔幻不?更魔幻的还在后头。
公司里有个惊天大案,连接大老板办公室和核心客户的内部专线(北溪管道)被人给剪了。这损失可海了去了,尤其是对销售部老大德国来说,这等于断了他的财路,脸都被抽肿了。
案子必须得破,不然没法交代。
可谁干的呢?大家心照不宣,都知道能进机房动这条线的,除了老板自己(美国),就是老板最信任的几个心腹。但老板不说话,你敢查他?于是,整个破案过程就变成了一场心领神会的“找锅”大赛。
老板(美国)早就定好了调子,在一次内部吹风会上,轻描淡写地说:“我听说啊,这事儿好像是那个新来的实习生(乌克兰)团队干的,他们年轻,冲动,想搞点业绩,结果玩脱了。”
话音一落,全场寂静。
大家都是人精,一下就懂了。老板这是要结案了,而且已经钦定了“年度最佳背锅侠”。
乌克兰这个实习生团队,本来是老板招进来专门去跟隔壁死对头公司(俄罗斯)打擂台的,天天喊着口号表忠心,以为自己是老板的心头肉。结果现在项目出了天大的篓子,老板第一个就把他拎出来示众。
最先反应过来的是意大利和波兰。
这两个,就好比公司里那两个最会看眼色的部门经理。他们一看老板的意思,再看看销售老大德国那张便秘一样的脸,立马就懂了,这是递投名状的绝佳机会啊!!
于是意大利先跳出来,说:“报告老板!报告德国老大!我在我们部门茶水间抓到了一个形迹可疑的乌克兰籍员工,他去年好像在机房附近晃悠过!”
紧接着,波兰也一个滑铲冲了出来,喊得比谁都响:“报告!!我也抓到了一个!就在我们部门楼下的小镇上,德国老大去年就说要找他,我给逮住了!!”
你看,这操作骚不骚?他们真的关心谁剪了网线吗?
不,他们只关心两件事:第一,老板钦定的锅,我们得赶紧帮忙焊死,这是忠诚度测试。第二,销售老大德国现在正憋着火,我们帮他“破案”,送上两个“嫌疑人”,让他有台阶下,这人情不小吧?以后跨部门合作,是不是得方便一点?
所以泽连斯基现在是什么感受?
他就像那个实习生团队的Team Leader,前一天还在为了老板画的大饼,带着兄弟们在外面跟对手死磕,结果第二天一回头,发现“兄弟部门”的经理们,正拿着麻袋和板砖,冲过来绑自己的手下,还要给自己扣上一顶“商业间谍”的帽子。
这已经不是背刺了,这是把你当成一次性抹布,擦完屁股就准备扔进垃圾桶。你所有的价值,就是在需要的时候,出来顶个罪。
而整出大戏里,最耐人寻味的角色,反而是那个死对头——俄罗斯。
按理说,现在大家都把锅甩给乌克兰,俄罗斯是最大的受益者,总算可以洗清嫌疑了,应该开香槟庆祝才对。
但俄罗斯的反应,骚操作就来了。
他们不但没跟着踩一脚,反而公开表示:“这事儿吧,就乌克兰那两下子,那点技术家底,想在深海里悄无声息地剪断这么复杂的专线?我不信。”
这话什么意思?
这就是高手过招了。俄罗斯这一招,不是在给乌克兰洗白,而是在用一种“看穿一切”的姿态,对着空气喊话,尤其是对着那个假装无事发生的老板喊话。
翻译过来就是:“行了,别演了。你那点花花肠子谁不知道?找个实习生来顶包,你以为大家都是傻子?这屋子里谁有能力、谁有动机干这事,你自己心里没点数吗?你今天能把这口锅甩给乌克兰,明天就能因为别的破事,把锅甩给意大利、波兰、甚至德国。你们这套职场PUA,我见得多了。”
这一手,直接把“找锅大赛”的格局给拉高了。
它让欧洲那些还在犹豫、假装中立的国家看清楚,跟着老板混,你可能暂时能分点汤喝,但关键时刻,你就是那个随时可以被牺牲掉的“实习生”。老板的安全,才是唯一的核心利益。
所以,你看,波兰抓一个乌克兰人,这根本不是什么司法案件的进展。
这是一个信号。
一个欧洲国家开始向美国“交作业”的信号,一个乌克兰利用价值正在被榨干的信号,一个大国博弈里,棋子命运完全无法自主的信号。
对乌克兰来说,最悲哀的不是被敌人打败,而是被所谓的“盟友”们,整整齐齐地打包好,贴上“罪犯”的标签,送到祭坛上,用来平息真正大佬们的怒火,或者掩盖他们不可告人的秘密。
最终,那个剪网线的真凶,可能永远也不会被找到。
因为当所有人都需要一个凶手时,真相是什么,一点儿也不重要了。重要的是,得有一个足够弱小、又足够有理由的“凶手”,来结束这场让所有人都感到尴尬的闹剧。
而那个被选中的倒霉蛋,连喊冤的资格都没有。这就是小弟的宿命。!!
我们坚持传播有益于社会和谐发展的信息,如发现内容有误或侵权,请通过正规方式联系我们处理。小编写文不易,期盼大家多留言点赞关注,小编会更加努力工作,祝大家生活一路长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