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南“豆腐西施”李福贵能火,因她触碰了中国文化3个隐形规则
短视频平台的用户数量接近10亿,每天都有数不清的人用尽各种招式想红出圈。
可你看看河南妹子李福贵,平时就是个开小货车、穿梭在村里村外卖豆腐和杂货的平常姑娘,结果没多久,她就火得一塌糊涂,粉丝一下子涨到快700万。
这一刹那,啥剧本、啥团队精心安排的镜头在她面前,全都显得没啥看头了。
她能红起来,其实不是巧合,无意中正好碰上了中国文化里头的3条潜规则。
1、自强不息,与命运抗争
李福贵家里的条件,用“清贫”两个字都有点描绘不全。
她是在河南新乡一个偏僻的小山村里出生的,家里的爹娘都患有精神方面的毛病。
叔叔得了重病,早就干不了啥活了,家里还有个儿子一个闺女等着他养着呢。
李福贵自打记事起,就一直跟着爷爷奶奶生活,别家小孩还在爸妈怀里撒欢儿呢,她已经学会帮着喂猪、做饭了。每次放学回来,第一桩事儿就是跑到地头帮爷爷奶奶搭把手。
初中念完,李福贵想让家里轻松点,就没有再往上读,而是跟着村里人一起出门打工去了。
啥苦活累活她都不挑,一个月挣的钱虽然没多少,她想着总算能往家里寄点钱,也觉得心里踏实。
她有过一段婚姻,就因为婆家不让她接济娘家,结果自己选择了一个人过日子。
旁人瞧不起她,她就非得让自己混出点样子来。
虽说家里穷巴巴的,可一家人倒是挺团结,福贵一大早就起身去进菜,赶着去卖菜维持生计。
天一冷,她的脸蛋都被冻得像苹果一样红,可还是咬牙喊着卖;太阳火辣辣的时候,也只拿件衣服挡挡阳光,靠在三轮车旁边歇口气。
她其实没什么心眼儿,不怕吃苦受累,对自己也从不舍得花钱,摆摊赚来的几个钱,天天全拿回家去贴补日常。
一家人凑一块热热闹闹地吃顿饭,对她来说就是最大的满足。
李福贵慢慢存了点钱,搞了辆小货车,跑到各村各巷去卖豆腐。
头一阵子,买卖不怎么好,因为不少乡亲对她还挺陌生,不太乐意掏钱买她的豆腐。
她没灰心,每天天还没亮就爬起来磨豆腐,力保自家豆腐新鲜又好吃,还专门把价格压得比镇上低。
她笑着说,这样街坊邻居都能买得起新鲜豆腐,日子过得踏实点儿。
大家都是一个村里的人,挣点辛苦费就成,图个安稳日子。
慢慢地,越来越多人来找她买豆腐,后来她车上还添了不少新鲜蔬菜和日用品。
她卖的价格公道,人还特别和气,遇上顾客总笑呵呵地给抹去零头,吃的东西都先让大伙儿尝一尝,喜欢了再拿。
村里人渐渐把她当成自家人,哪怕不打算买东西,一听李福贵在门口喊几嗓子,也总要出来凑个热闹。
李福贵靠挣来的辛苦钱,让家里过上了点好日子,给爸妈添了新衣,还陪着他们去县城医院检查了身体。
她也帮堂弟剪了头发,一点点开导他,后来堂弟终于去找了个学徒的活计。
多亏了她的坚持,这个原本穷得叮当响的小家慢慢过上了像样的日子。
有网友看到她们一家晒出来的温馨合影,特意画了一幅画,李福贵看到后,偷偷把这画换成了自己的账号头像。
李福贵走过的路,活脱脱展现了中国文化里“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这句话的深刻内涵。
多数人在困境里都选择忍气吞声,认命了,李福贵还是个女娃子,从小到大吃的苦头就更多些。
她从没想过要甩手不管那家里的烂摊子,哪怕成了别人的媳妇,心头还是时刻牵挂着老家。这种咬牙坚持、不认输的性格,就是老百姓骨子里最佩服的那股子韧劲。
2、重情重义,唤醒乡土人情记忆
中国本来就讲究人情味,不过如今生活节奏这么快,人和人之间的情分慢慢变淡了,连住得近的街坊有时候也说不上话。
靠着李福贵的视频,大家仿佛又把那份久违的乡里乡亲的温情找了回来。
一声声吆喝,配上乡下那条水泥路和老砖瓦房,瞬间就把人带回小时候,勾起对老家、童年的那份暖心回忆。
瞅见这些视频,大家很容易就会觉得跟她拉近了距离。
在村头巷尾卖东西的那段时间,李福贵早就成了街坊们眼里的“老熟人”了。
她可跟别的摊主不一样,买卖做完不急着撤摊,买东西也不爱和人抠那一两毛。
李福贵出来卖东西,其实就是想让村里的老人买东西能更省事儿些。
有人在她这儿买点东西,花个二三十块都算是她最阔气的“榜一大哥”了。碰上年纪大的老人,买菜时她还顺道把菜给送回家去。
她卖的不光是菜,村里哪位老人想要什么布鞋啥的,只要开口和她说一声,她都记得牢牢的,下回进货时还特意帮忙带回来。
也不知道啥时候开始的,她一到外村卖东西,有些老人见着她来了就张罗着做饭,热情地请她一起用餐。
这些老人挺怕李福贵吃亏,啥都不白拿,常常自家地里摘点瓜果塞她手里,买完东西连塑料袋都给省了。
不少网友在李福贵的视频下找到了家里的亲人,评论区里大家抢着认自家亲戚,连自家的小黄狗都被一眼认出。
村里这些老人现在都愿意往李福贵的镜头前跑,大家心里想着,自家娃要是能看到自己,能有点话说,也挺有意思的。
这种生活场景,说穿了,不就是那句“人不独亲其亲,不独子其子”里的那种情形吗?
可不是每个村子都像李福贵视频里展示的那般温馨,李福贵亲身体会到的,其实正是她用心经营出来的那份农村美好。
3、真诚是她的必杀技
自打李福贵走红,粉丝蹭蹭涨到600万,眼看就有不少人学着她,跑去乡下拍卖货的短视频了。
可就算模仿得再像,也没人能真正占了她在大家心里的那个位置。
他们学的都只是外在的样子,可心里头那个李福贵的真挚劲儿,哪能学得来嘛。
李福贵一开始整短视频,压根儿就是随便玩玩,没想太多。
她拍的视频既没有那种讲究的画面,也没啥专门的剪辑,偶尔镜头还晃来晃去。
她没有啥团队给她包装,也没靠那种为了热度专门编的剧本,拍的东西,全是她平常怎么过日子的。
清早起来就开始准备货物,自己开着小货车来回跑村里、跟村里人唠嗑,不管多晚回到家,爷爷总会守在门口等她。
有一回,录视频的时候,一不留神把小货车陷到泥坑里了,她没说一句埋怨的话,反倒乐呵呵地招呼周围的乡亲们过来搭把手。
镜头里把大伙儿合力推车的瞬间都收了进去,现场虽然有点儿尴尬,可气氛特别接地气。
就算手臂让马蜂蜇了,疼得直咧嘴嗷嗷叫,李福贵也不在乎自个儿形象咋样,管他别人嫌不嫌弃,视频照样发出来。
视频里能看到她家虽然旧了点儿,却收拾得挺利落,乡下这边环境也不算多好,但总透着一股人情味。
君子坦荡荡,这些看着挺寻常的小画面,偏偏让不少网友看了心头一动。
不少人都觉得,李福贵视频里展现出来的,就是日常最原汁原味的生活模样。
命运给她挖个坑,她转身在坑里种上了花。
李福贵的视频里,看不到什么卖惨的桥段,也没有煽情的配乐,展现的就是一个普通人踏踏实实过日子的画面。
她用亲身经历给大家做了个榜样:老老实实干事,诚心诚意对人,日子总能过出点滋味来。
李福贵书念得不多,说话时普通话也夹带点方言,可这才是她最原汁原味的一面。
她有了本事以后,也让更多人跟着一起过上了好日子。
李福贵给他们添置了新衣服和学习用品,在评论区也引来了不少热心网友和港荣品牌的关注与援助。冬季碰到的那对失去父母的姐弟,
李福贵咋说的那样:
阴天不等于坏天气,命运给咱的也没准全都是苦事儿。
这种接地气的励志形象,恰好戳中了大家对“真情实感”的向往,还有那份“自强不息”的追求。
现在网上假东西、浮躁的气息太多了,李福贵就像一阵清爽的风,真心盼着短视频平台上能多几个像她这样坦率又真挚的红人。
结语
李福贵火起来,表面上像是碰巧,其实早就有迹可循。
她靠双手打拼出幸福日子,也趁着人气高,帮着做了不少好事。
真心希望那些做自媒体的别再去打扰她的创作,让这位坚强又善良的妹子安心干自己喜欢的活儿。
#夏季图文激励计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