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观光路线推荐#

无常试炼 镜中硬块 身后无碑

李连杰又躺下了。

这次不是拍戏。

是病床。白色床单。插管输血。他闭眼配文:“又经历了一次无常的试炼”。

四月某天。他照镜子。脖颈。摸到鹌鹑蛋大的硬块。

不痛。不痒。但硬得硌手。

消炎药。吃一周。无效。

B超。CT。穿刺活检。医生皱眉:“位置刁钻。得开刀”。

手术室冷光闪烁。

他自称“硬件返厂维修”。

竟带笑意。

切片结果:百分百良性。

虚惊。真正的惊——是他生死面上的淡然。

“后事一切从简。不立碑。不办丧。树葬海葬都无所谓”。

这话他早交代利智。

还说:“仪式是做给活人看的……”

活过。就够了。

生死忽而具体。他却不似迎战。反如赴约。

这份通透。非一日炼成。

2004年马尔代夫海啸。浪扑胸口。淹至脖颈。死神擦肩。

拍《霍元甲》。从数米高台坠下。头冲地。幸得武师一托。

高原修行。夜半窒息。失禁。颠簸三小时寻氧。

三次濒死。恐惧曾噬他。

而今躺手术台。他反成旁观者。

“软件到底在干嘛?还有恐慌吗?”

甚至术前笑谈:“若走了。硬件休息。若不走。回来利他”。

平静至此。

非认命。是悟命。

他身体确已残旧。

甲亢十二年。代谢乱。心跳狂。体型忽胖瘦。

昔年练肌。减脂至近乎零。镜头前英武。却元气大伤。昏倒片场。

旧伤更如影随形。脊椎。膝盖。内脏。

医生早预警:“或需轮椅”。

他咬牙复健。今虽慢行。已属不易。

为何如此?

年轻太拼。《少林寺》真打真摔。《黄飞鸿》无护具跳高。《木乃伊3》三月透支。

武打巨星光环背后——是一具提前磨损的躯体。

争议亦从未休。

为利智弃发妻。世人骂“情义千斤不如胸脯四两”。

他认:“对不起。我错了。但找到了真爱”。

为利智还债7200万。拼拍戏三年。

面对斥责。只答:“终身不悔”。

不逃避。不伪饰。

选便承担。

这或许正是他直面生死的底气。

他渐褪星光。

住普通小区。步行买菜。遛狗唠嗑。

女婚。赠车30万。只因女儿喜欢。

曰:“名利权情皆暂管。终须撒手”。

他找回归宿——非黄飞鸿。非方世玉。是少林寺小和尚觉远。

人生半程。拼命“得”。

得名。得利。得爱。

而今病老。学会“放”。

放声名。放牵挂。放皮相执着。

钞票买不来健康。

陪伴家人。才真重要。

他突然悟了。

海啸那刻。高原那夜。病床这回。

无常不曾饶人。

却教人懂平常。

62岁李连杰。

仍会摸脖心悸。

仍将淡定笑谈——“早上好。我还没死”。

英雄迟暮?

不。

是英雄归真。

生命尾声。他拒宏大叙事。

选一种近乎消失的离开。

无碑。无葬。无繁文缛节。

正如他来时光裸。

归去亦无痕。

但功夫皇帝传奇不会忘。

觉远。黄飞鸿。霍元甲。

已刻入时代记忆里。

他活透了。

活明白了。

活成了普通人。

最终——

生死一事。

不过一句:

“我好好地活过。”

足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