特朗普对华提出要求,阅兵当突出美国贡献,中方进行回应
北京的天安门广场上红旗翻飞,人海如潮。那是2025年9月3日,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80周年纪念大会正在举行。铿锵的宣告响彻扩音器,“中国人民以巨大民族牺牲,拯救人类文明,保卫世界和平作出了重大贡献”。可几乎在同一时间,大洋彼岸传来了刺耳的回应。美国总统特朗普对外表示,中国的纪念活动“应该突出美国在结束太平洋战争中的功劳”。
什么意思?
从1931年的九一八开始,美国卖给日本的航空燃油,在中国东北的天空中燃烧;七七卢沟桥事变时,那些穿透中国军民胸膛的子弹,不少都是用美国特种钢铸成的。到太平洋战争爆发前,日本80%的石油、90%的废钢铁、70%的机床设备来自美国。没有这些源源不断的物资,日本的侵华战争也许难以维持三年。更别说,正是这些沾满鲜血的物资,让日本的战争机器在中国大地横行了14年。
1940年的战场上,日本并不好过。在中国的推进受阻,战果有限,国内经济已经吃紧。于是,日本的视线转向东南亚。到了1941年,日本高层干脆决定,必须先打掉美国海军的远洋作战能力,否则一旦在中国战场疲态尽显,美国很可能取而代之,给日本致命一击。于是,偷袭珍珠港的计划开始加速。
1941年12月7日清晨,夏威夷的海面宁静。美军官兵刚醒,日军的鱼雷和炸弹已将海港化作火海。18艘战舰沉没,2403名军人死亡,山本五十六站在“赤城”号航母的舰桥上看着硝烟。他很清楚,这是一场“要么成神,要么灭国”的豪赌。几小时后,太平洋战争全面爆发。
但侵略战争永远是死路一条。最终,日本吞下广岛和长崎的两颗原子弹。美国才是被偷袭后加入战局的,被动卷入对日作战,并不是抱着“解救苦难中的中国”的动机。说白了,美国动手是为了自己的复仇,只是顺带加快了日本投降的速度。
可如果回头想,从1931年到1941年的十年里,美国就是日本军国主义的帮手之一,这一点毫无疑问。少了那十年的大宗物资供应,中国的抗战可能用不着14年,更用不着付出3500万伤亡的惨烈代价。甚至在战后,美国为了利益最大化,还攫取了731部队的细菌战实验资料,滋养了德特里克堡的生物武器研究。这些鲜血换来的“战利品”,他们至今不提。
战后,美国占领日本,扶持其迅速恢复制造业,默许乃至纵容日本重新武装。帝国主义的价值观一贯是以利益为先,既没有永远的敌人,也没有永远的朋友。为了利益,他们可以和战争贩子坐在一张桌子上。假如没有那场在中国国难中的冷眼旁观,侵华战争的烈火或许能早几年熄灭。
到了2025年的纪念日,中国早就向所有在抗战中伸出援手的国家和国际友人发出了邀请。对援助过的国家表示衷心感谢。这其中当然不会忘记谁真正帮过中国,谁又在关键时候袖手旁观。外交部的表态很直接,真相需要的是捍卫者,而不是篡改者,历史需要的是守护者,而不是绑架者。
可特朗普不但拒绝参加,还在背后做小动作。他暗暗劝说欧洲国家和自己的附庸不要参加。日本也配合动作,提前半年用掉了560亿日元向多国游说抵制中国的纪念活动。把政治算计加在历史记忆上,这就是现实的国际博弈。
这场关于“功劳”的争论背后,是一段被刻意模糊的历史。美国当年确实在终结太平洋战争上出了力,但这力量是如何形成的?是在十年的战争物资供应后,因为遭到偷袭而被迫动手。美国自己也承认,当年他们的核心是利益,并不是站在中国的立场上。相反,在多年中,他们是维系日本侵略机器的重要一环。
而今,美国政客却要求在中国的抗战胜利纪念上突出他们的功劳,这像是什么?像是一个曾经在火灾中卖汽油的商人,直到火烧到自己家门口才出来帮忙灭火,然后多年后站在幸存者面前要一块奖章挂胸口。
特朗普的要求本身已经说明,这不是关于历史的争论,而是关于话语权的争夺。谁有资格叙述历史,谁就能在国际舆论场占据制高点。这才是他真正想要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