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产固态电池放大招!充电6分钟续航1000km,网友:干翻特斯拉
中国固态电池迎战开售:6分钟快充,续航磨练1000千米,特斯拉压力大?
新能源车辆近期在网上确实被推到了舆论旋涡,如今探讨最多的不是外型、智能配置,而是电池。众所周知,当有人可在新电池上找到提高,充电效率和公里数都满了,那基本就是新能源圈的大哥了。中国固态电池如今就像一个突然地“新秀”,不但打破该领域的底线,并且对未来新能源布局提出了质疑。这件事一传出,身边的朋友都没有断过探讨,你说新技术到底能不能彻底逆风翻盘?

实际上,近些年,宁德时代、比亚迪、长安等中国电池巨头的信息每隔几天就会出现一波。研发部勤奋扩张,光宁德时代就称为千人搞固态电池,20Ah样品都拿出来了。人们都盯住2027年前后,说有望小批量生产。这些公司,既为研发而战,乃至大规模生产时间表,如上汽、广汽、奇瑞都给出了自己的“准备节点”:2025-2027年中期,感觉像是进入倒计时环节。

另一方面,比亚迪海豹、长安启源A07、浩铂GT这款新能源新车外观不逊于国际名牌,线条流畅,运动感十足,视觉冲击尤其立即见效。固态电池上车后,底盘可以更整齐,空间布局灵便,见到奢侈,有一点科技味。年青人外出从来不会丢人。这类设计感乃至不一定每次都能获得美国大厂商的念头。内饰设备,确实用堆积来形容一点也不过分。显示器、HUD抬头显示、语音助手、座椅加热,这都是典型的,乃至车内香氛、氛围灯也很常见。便说质感吧,硬包、真皮、金属饰板组合,不夸张的说,坐进去就有那类三四十万合资车的气场。看看智能驾驶的支持。20多万辆车可以在L2级自动驾驶。360度图像是常规操作。我不得不佩服这类国内汽车企业,她们真的很善于把握规定。
返回固态电池,动力系统的升级幅度超过预期,零下20度仍不耽误放电,冬天不慌。关键是比能量提升,电池续航提升,电机校正激进,大功率后驱电机飙升至400kW,零百加速超出3秒。最重要的一点是稳定性和循环寿命,比传统锂电池更耐用,最终2000次循环正常。那样,不但性能好,并且维护成本也可以降低许多。之前一直以为电动车充电慢,跑得很近,现在各种难题都能被摆脱。
当然,业界大佬们或是泼了一些凉水。如同宁德时代的老总曾玉群常说,目前我国固态电池的成熟度仅有4分(满分9分),并不算太高。工信部原科长苗伟也直接表示,全固态电池短期大规模生产几乎热,大部分厂家目前停留在半固态阶段。在国际上,丰田、三星和LG都在努力工作。日本研发的固态电池能量密度比锂电池高30%,但没人敢威胁要马上生产动能商品。在全球十大动力电池中,中国公司已经占据了6席。这类硬实力真的不是吹捧,但是进行全面普及,成本、可靠性、售后等难题还需要慢慢升高。
近些年,国内新能源车辆这般一路追求。但要说固态电池真的能完全改变游戏规则,如今还得等。直至2027年上下,也许真的会有一波团队爆发。技术这东西,掉链的几率也不是没有,等具体的车型路测,用户体验反馈,才是真正磨炼。那时,我能否彻底“战胜特斯拉”,在于谁能承受力,真正执行技术,那天我可能比记者招待会更兴盛。
你好奇,当固态电池的浪潮确实到来时,新能源市场会完全重组吗?有一天醒来,路上的国内汽车早已成为主角了吗?简而言之,我已经很好奇那天发生什么事,电池路轨,后边能够卷出什么花哨,等着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