塞尔维亚卡在北约夹缝,莫斯科突然警告翻历史伤疤,武契奇怎么办
1999年春天,贝尔格莱德的天空突然变得热闹起来。
不过这份热闹可没人想要——北约的轰炸机成群结队地来串门,扔下的不是伴手礼,而是一颗颗要命的炸弹。
二十多年过去了,那些被炸出来的大坑还在,老人们蹲在废墟边上抽烟,一抬头就能看见当年飞机飞过的航线。
现在俄罗斯大使突然跳出来嚷嚷:"西方又想忽悠塞尔维亚加入北约!"这话就像往伤口上撒盐,疼得塞尔维亚人直咧嘴。
美国那边派了个叫格雷内尔的前外交官出来喊话,那架势活像菜市场里抢特价鸡蛋的大妈:"塞尔维亚的未来在咱们这儿,别跟中俄瞎混!"这话说得轻巧,可塞尔维亚人心里明镜似的。北约现在急得跟热锅上的蚂蚁似的,乌克兰那块地儿眼看要黄,赶紧得找个新下家。瑞典芬兰已经上了贼船,东欧那边也收拾得差不多了,就剩巴尔干这块硬骨头还没啃下来。要是能把塞尔维亚忽悠进来,那北约的防线就跟新买的牛仔裤一样严丝合缝了。
俄罗斯这边也不含糊,直接掏出了感情牌:"当年北约怎么炸你们的,都忘了?"这话可戳到塞尔维亚人的肺管子了。更绝的是俄罗斯还给了实在好处——天然气价格只有欧洲的一半,这便宜不占白不占。现在塞尔维亚人用着俄罗斯的气,看着中国的投资,心里那叫一个美。中国人在那儿热火朝天地修铁路,工厂一家接一家地开,这日子眼看着就要红火起来。
武契奇最近可愁坏了。刚去莫斯科参加完阅兵,转头又要准备去中国谈生意,明眼人都看得出来他往哪边靠。可欧盟那边也不是吃素的,代表团三天两头来串门,话里话外都是"赶紧站队"。塞尔维亚八成买卖都得跟欧盟做,拖拉机要卖给德国,汽车零件得从匈牙利买,这关系哪能说断就断。老百姓更是一脸懵圈,年轻人琢磨着加入北约还得参加军演,老人们一听"北约"俩字就气得直跺脚。
科索沃这事儿就更闹心了。塞尔维亚政府咬死了那是自家地盘,可西方早就给人家独立证明开好了。最近科索沃又要搞独立庆典,塞尔维亚电视台天天循环播放轰炸纪录片,这节骨眼上谁敢提"往前看"?要是真被北约拉进去,科索沃这事儿肯定得炸锅,到时候又是一地鸡毛。
加油站贴着中国公司的广告,超市货架上摆着德国香肠,边境上还挂着"记住1999"的大横幅。塞尔维亚人现在过的是什么日子?就像同时吃着火锅和冰淇淋,又烫嘴又冻牙。年轻人上网一查,加入北约还得跟着到处军演,老人们一听就急眼:"当年炸死你二大爷的就是这帮人!"
西方智库在那儿掐指一算,说塞尔维亚下届可能要换人。可仔细瞅瞅,城里年轻人想着往欧洲靠,村里老头老太太还是认武契奇。这要是一个没弄好,保不齐就成了第二个乌克兰。俄罗斯那边嘴上说得硬气,其实心里也打鼓。现在自家经济也不景气,天然气这便宜价能撑到啥时候谁也说不好。中国倒是稳扎稳打,铁路修完还要建自贸区,可跟美国对着干,迟早得挨制裁。
武契奇在电视上说得挺硬气:"塞尔维亚不是任人摆布的棋子。"可转头就让能源部长去莫斯科签合同。老百姓在酒馆里边喝边唠:"总统这活儿可真不好干,可再难也不能在科索沃这事儿上松口啊。"那些边境上的横幅被风吹得哗啦响,加油站的广告纸边角都卷起来了,超市里的德国香肠卖得倒是挺快。塞尔维亚人现在过的就是这种拧巴日子,左手拿着俄罗斯的优惠券,右手数着欧盟给的钞票,脚底下还踩着历史留下的碎玻璃碴子。
北约的会议桌上永远摆着新玩具,俄罗斯的仓库里藏着祖传的宝贝,中国的工地上永远热火朝天。塞尔维亚就像个被抢来抢去的布娃娃,线头都快扯散了。老百姓最朴实的愿望就是别再打仗,可这年头和平都快成奢侈品了。贝尔格莱德那些没填平的弹坑里积着雨水,倒映出的天空还是那么蓝,跟轰炸前没什么两样。
本文创作的目的就是要传播积极向上的能量,绝对不允许有任何低级趣味或者违反规定的内容存在。要是发生了侵权的事情,就赶紧联系我们,我们会把这个事情处理好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