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7月12日,日本航空自卫队一架YS-11EB侦察机在东海空域遭遇中国战机拦截。 日方机组启动中日防务热线请求沟通,电话无人接听。 这是日本防卫省2025年记录中第四次呼叫失败。

这条热线设立于2023年3月,用于预防军事摩擦升级。 协议约定双方需在48小时内回应呼叫。 开通当天两国进行了二十分钟礼节通话,此后该线路基本处于闲置状态。

2024年7月,日本驱逐舰"凉月"号进入浙江舟山附近海域。 中国海军实施警告射击后,日方拨打热线未获回应。日本防卫省内部文件显示"联络机制未能奏效"。

同年8月,日本称中国军机因气流误入其防空识别区。 航空自卫队启动热线呼叫无果,紧急派出F-15J战机应对。

2025年6月宫古海峡事件中,日本P-3C巡逻机干扰辽宁舰训练,中国歼-15舰载机实施40米近距离拦截。 日方再次尝试热线沟通失败。

美国《防务博客》援引日本官员说法,四次呼叫未获回应引发关注。 日本防卫省坚持认为热线应发挥"紧急开关"作用,强调突发状况需要即时沟通。 中方在协议签署时曾明确,热线使用需尊重主权和外交规则。

2025年5月,日本默许民用飞机进入钓鱼岛空域。 两个月后,台湾地区官员公开访问东京。 中国外交部指出这些行为违反基本准则。 "凉月"号事件被中国国防部定性为"入侵行为",不属于热线解决范畴。

日本现役F-15J战机平均服役超三十年。2024年防卫白皮书披露,该机型因高频次拦截任务,年均起降超600次,机体损耗严重。 约五分之一战机因飞行员短缺停飞。 三泽基地报告显示,飞行员训练时长不足中国同行一半。

中国万吨级驱逐舰定期在钓鱼岛周边巡航。 辽宁舰与山东舰编队多次穿越宫古海峡进入西太平洋演练。 日本引进的F-35A战机因组装问题,2024年实际交付量为零。现有反导系统对高超音速导弹缺乏有效拦截能力。

日本2024年防卫预算中,装备维护费占比达37%。 自卫队征兵计划仅完成48%,部分雷达站启用人工智能系统补缺。

根据美日防务协议,热线通话记录需与美国共享。 2025年新版条款要求日本在台海问题上"提前报备"。 日本F-35战机部分弹药使用需经美方批准。 F-15J升级计划因技术限制多次推迟。

中国海警船2025年上半年在钓鱼岛累计巡航89天。海军编队西太平洋年航程超4万海里。 空军抵近侦察频次较五年前增长三倍。

中国外交部回应称:"热线机制无法替代基本互信。 "中方提出恢复热线的三项条件:停止钓鱼岛挑衅、恪守一个中国原则、终止跟踪中国舰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