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纽约联合国总部,一场引人注目的外交会议近期落幕,然而,它的核心成果并非仅仅是重申陈旧的“两国方案”。真正震撼国际社会的,是阿拉伯世界首次对哈马斯采取了前所未有的集体“清算”。

此举究竟是阿拉伯国家对巴勒斯坦抵抗力量的“背弃”,还是为了挽救巴勒斯坦建国前景的务实策略?它无疑揭示了中东地缘政治格局正经历一场深刻的重组,出人意料地汇聚了西方与阿拉伯的力量。

去年十月,哈马斯对以色列发动袭击,将加沙骤然推入新一轮大规模冲突。以色列随后的军事行动,导致加沙地带伤亡惨重,死亡人数已逾六万。

人道主义危机空前恶化,当地甚至面临着顶级监测机构警示的“最糟糕”级别饥荒。全球对以色列军事策略、人道困境以及约旦河西岸定居者暴力升级的不满日益高涨。

长期以来,作为解决巴以冲突国际共识的“两国解决方案”举步维艰,而传统调停者美国在此轮冲突中的角色也显得日益缺位,为新的外交行动创造了空间。

一场关键的转向,于今年7月29日在联合国总部悄然展开。法国与沙特阿拉伯联合主办了一场高级别会议,旨在为“两国解决方案”注入新的活力。

此次会议最终催生了一份名为《纽约宣言》的联合公报。这份宣言得到了阿拉伯联盟、欧盟以及其他17个国家的共同支持,显示出广泛的国际共识。

哈马斯:阿拉伯世界的“弃子”?

《纽约宣言》的核心,正是阿拉伯联盟22个成员国首次在联合声明中,明确谴责哈马斯。这份宣言不仅要求哈马斯解除武装,更进一步要求其放弃对加沙的统治。

法国外长让-诺埃尔・巴罗直言,阿拉伯国家集体谴责恐怖主义,并要求哈马斯解除武装,这在历史上是“史无前例”的。沙特外交大臣法尔汉也强调了这一转变的重要性。

卡塔尔、埃及等曾经与哈马斯保持沟通,甚至充当调解方的关键阿拉伯国家,也在这份联合声明中签字。这无疑凸显了其非凡的分量,表明了阿拉伯世界内部共识的形成。

宣言还设想未来由巴勒斯坦权力机构来统治所有巴勒斯坦领土,并对其在会议期间进行的改革努力给予了肯定。这表明国际社会正试图扶持一个更具合法性的巴勒斯坦治理主体。

中东棋局,为何变阵?

阿拉伯世界为何做出如此惊人的转向?这并非一时冲动,而是深层战略考量和长期积累的不满。在“阿拉伯之春”后,沙特等多个阿拉伯国家已将哈马斯的母组织“穆斯林兄弟会”视为地区稳定的主要威胁。

这些国家深切担忧“穆斯林兄弟会”所代表的政治伊斯兰思潮,可能对其自身的世俗政权构成冲击。因此,尽管哈马斯被一些人视为“抵抗力量”,但在许多阿拉伯国家眼中,他们更多的是一个不稳定因素。

乔治城大学的中东政治学者纳德尔・哈希米指出,哈马斯在阿拉伯世界远没有人们想象中那么受欢迎。许多阿拉伯国家对其暴力手段和政治议程持高度警惕。

沙特阿拉伯的立场更是关键。沙特外交大臣法尔汉在此次会议上重申,沙特与以色列关系正常化的前提,是必须建立独立的巴勒斯坦国。

在沙特看来,哈马斯的存在及其对加沙的实际控制,已经成为实现这一核心政治交换的最大障碍。因此,对哈马斯的“清算”,与其说是背弃巴勒斯坦事业,不如说是阿拉伯国家为了推进巴勒斯坦建国这一更宏大的目标,所做出的务实且艰难的策略性调整。

西方新盟友?

阿拉伯世界的这一转向,恰逢西方国家对以色列耐心耗尽之际。全球对以色列在加沙军事行动、人道危机以及约旦河西岸定居者暴力升级的不满,使得西方政界承受着巨大的压力。

在这种背景下,欧洲国家开始采取具体行动。在法国率先宣布将承认巴勒斯坦国后,英国、加拿大、马耳他等国也陆续表示,将在今年秋季联大期间迈出承认巴勒斯坦国的这一步。

英国外交大臣戴维・拉米更是明确提出,如果以色列在今年九月前未能实现停火,英国将有条件地承认巴勒斯坦国。这种设定具体时间线和条件的表态,显示西方正从口头呼吁转向实际施压。

斯洛文尼亚外长塔尼娅・法洪对会议成果表示满意,并强调了对以色列施加政治压力的重要性。她认为,各国在巴以问题上负有“采取行动的道德和法律责任”。

与此同时,斯洛文尼亚和荷兰等国甚至对以色列极右翼部长本-格维尔和斯莫特里奇实施了入境禁令,原因正是他们发表的“种族灭绝”言论。这进一步表明,一些西方国家正采取更强硬的立场。

此次在纽约举行的会议,以色列和特朗普政府均未参加。美方甚至将这次多边外交行动斥为“不合时宜的宣传噱头”。

美以的缺席,反而凸显了国际社会在巴以问题上,正尝试绕开传统上由美国主导的调解路径。这种前所未有的集体外交压力,无疑给以色列和哈马斯都带来了巨大的冲击。

结语

这场以“清算哈马斯”为显著特点的外交行动,本质上是国际社会为挽救“两国方案”所做的一次激进尝试。它成功构建了一个“阿拉伯-欧洲”联合施压的新框架。

这为绝望的巴勒斯坦人提供了一个“希望的地平线”。国际危机组织的理查德・高恩就认为,即便短期内不切实际,这种讨论本身也为巴勒斯坦人提供了“政治愿景”和“希望的地平线”。

然而,联合国秘书长安东尼奥・古特雷斯也坦言,“两国方案”目前“比以往任何时候都更遥远”。尽管《纽约宣言》描绘了巴勒斯坦建国的愿景,但其现实落地依然面临着难以逾越的障碍。

以色列政府以总理内塔尼亚胡为首,依旧强烈抵制“两国方案”。哈马斯也明确表示,不会放弃对加沙的统治,更不会解除武装。

巴勒斯坦领土早已因多年的冲突和定居点建设而支离破碎,地理上的连贯性几乎荡然无存。这条由纽约联合国总部延伸出的新路径,最终能否抵达和平的彼岸,依然是中东棋局中最艰难的谜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