特朗普威逼日本,签下广场协议2.0? 若再跪,将永别强国梦
最近,日本国内可以说是一片不安。为什么?因为美国又挥起了“关税大棒”。
这一次,美国总统特朗普直接点名日本,威胁说如果日本不彻底开放市场,就准备从8月1号起,对日本出口商品征收25%的对等关税。力度不小,语气也很狠。
对于日本来说,这场面实在太熟悉了。时间拉回到1985年,日本在华盛顿签下了那份臭名昭著的“广场协议”。当时,美国逼日本让日元升值,结果直接搞崩了日本经济。股市、房市泡沫破灭,国家几十年繁荣一朝被掏空,进入了漫长的“失落三十年”。那现在问题来了:美国这是要搞“广场协议2.0”吗?日本会不会再次重蹈覆辙?
我们先说美国的动机,现在的美国,其实也没多少好牌。高通胀压不住,债务高得吓人,制造业回流进展不如预期。此前的拜登政府虽然嘴上喊着搞绿色转型、芯片法案,但实际效果有限。而特朗普这边又准备卷土重来,他急需一场“胜利”来证明自己的强硬路线有用。所以,日本成了最合适的“收割目标”。为什么是日本?
首先,日本不敢像中国那样强硬。中美之间打了六年贸易战,美国打得都快吐血了,也没能拿下中国。而日本呢?既不敢跟中国全面合作,又没有足够的筹码去跟美国谈判,这就让日本变得非常“好欺负”。
其次,日本本身就是一个出口导向型国家。汽车、电子、零部件是他们的经济命脉。而这些,正好就是特朗普点名要征税的领域。一旦被征收25%的高关税,日本制造直接损失惨重。
所以特朗普这波,真不是开玩笑。他知道日本不敢轻举妄动,更知道日本内部对“失去的三十年”还心有余悸。
而现在的情况,比1985年更复杂。当年,日本虽然被广场协议按在地上摩擦,但至少还是个经济强国,有一定回旋空间。可现在,日本的经济早就被“失落”折腾得元气大伤。通胀压不住,人口老龄化严重,货币政策早已没有多少操作余地。这时候再来一次“强逼签约”,后果可能不仅是失去三十年,甚至是彻底告别强国梦想。
而最扎心的现实是:日本根本没人可选。它不敢向中国靠拢,怕得罪美国;也指望不上欧盟,因为现在欧洲自身难保。在中美博弈的大格局下,没有任何国家能和美国单挑,除了中国。
美国国务卿布林肯曾经说过一句话:“你如果不坐在餐桌上,那你就会出现在菜单上。”这句话现在完全可以用来形容日本。
在美方眼中,中国不好啃,那就先找一个相对“软”的国家下手,打一场漂亮的“贸易胜仗”。而日本,刚好就成了这张菜单上的第一道菜。
而更关键的问题是,这次的“关税危机”,已经不是单纯的经济摩擦,它背后是美国对整个供应链、产业链的重构企图。
简单说,美国希望逼迫日本,把关键技术、产能,全部搬到美国本土。这不仅能制造就业,还能削弱日本本身的竞争力。就像当年的半导体行业一样,美国靠着广场协议和301调查,把日本经济拉下马,现在又想复制这套打法。
所以,这不仅是关税的问题,更是国家战略的问题。
那日本怎么选?现在看,日本政府也很纠结。一方面他们知道不能完全听美国的摆布,否则历史可能会重演。但另一方面,他们又实在没有力量去反抗。比如,中国现在是日本最大贸易伙伴;但在地缘政治上,日本又被美国牢牢捆在“印太战略”这条战车上。说白了,日本现在既不敢远离美国,又不敢靠近中国,等于是左右为难。那么结果会是什么?
很可能就是“半跪”。意思是,日本不会彻底妥协,但也不会强硬对抗。会象征性地开放一些市场,换取美国的暂时缓和,但同时继续默默承压。但问题是,这种“忍让换和平”的逻辑,早在1985年就证明了是失败的。
美国是个典型的得寸进尺型国家。一旦你退一步,它就会逼你退十步。所以一旦日本选择退让,后面可能还有更多条件、更多要价。从这个角度说,这次特朗普高调喊话日本,不仅是敲打,也是试探。
参考资料:
《日本经济专家:美国关税将成为日本经济下行的一个主要因素》界面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