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富荣基金)

“IRON猫步”爆红后,人形机器人再次登上热搜。11月5日的“2025小鹏科技日”上,新一代机器人因其“过于逼真”的外形引发全民“拆机”热潮。CEO通过一镜到底的方式展示其“骨骼”结构,回应公众关于“藏真人”的质疑,将这场关于人形机器人技术边界的讨论推向高潮。

人形机器人,又称仿人机器人或类人机器人,是指具备人类形态和功能的机器人,拥有拟人的肢体、运动与作业技能,以及感知、学习和认知能力。近年来,随着人工智能等技术的迅猛发展,人形机器人正逐步从实验室走向实际应用,成为全球科技领域最受瞩目的前沿方向之一。

目前,人形机器人产业已从概念阶段迈向规模化落地阶段。《2025人形机器人与具身智能产业研究报告》指出,2025年人形机器人产业有望从“技术验证期”快速过渡到“规模化商用期”,其中我国市场占比接近一半。

富荣福锦混合基金的基金经理毛运宏表示,得益于我国政策、技术、市场的“三重合力”,包括良好的科技创新和营商环境、全球领先的制造业和科研能力以及庞大的潜在客群和市场,我国在发展人形机器人方面拥有诸多优势。

谈及机器人产业,许多投资者总会将其与新能源汽车进行比较。然而,毛运宏认为,机器人行业的潜在市场空间有望远超新能源汽车行业。如果具身智能的能力不断完善,机器人不仅可应用于生产,还能进入日常生活,其潜在终端数量有望大幅高于汽车或其他交通工具,其多功能性也决定了这一行业的巨大发展空间,甚至可能显著提升人类的生产效率。他强调,机器人在产业和技术上的变化较为良性且迅速,尽管短期市场反馈偏短期,但相信这些慢变量的改善将在不久的将来被市场发现,因此看好机器人的后市表现。

展望未来,毛运宏认为,2025年至2026年上半年将是具身智能机器人行业推出划时代产品的关键阶段,2026年下半年行业可能正式进入产业化放量的起步阶段。当然,产业化放量并非一蹴而就,因为技术在放量过程中会快速迭代,进而渗透到更多场景,有望带来新的产业放量。这是一个动态过程,而2026年很可能是这一良性动态循环的起点。他进一步指出,一旦产品力达到可用、好用的水平,在政策推动下,人形机器人产业的发展将有望进入良性循环。

在投资方面,毛运宏建议持续关注算法能力领先的主机厂及其供应链,特别是那些层级较高、确定性较强的环节和公司。此外,由于机器人行业尚处于早期阶段,技术路线尚未收敛,建议关注在新技术路线上有技术储备且有望受益的公司。

慢变量正在加速,市场短期或许反应迟钝,但产业从不撒谎。也许不久的将来,我们就能听到人形机器人走进千家万户的“开机提示音”。

注:富荣福锦混合成立于2018年3月16日,于2021年4月19日增加存托凭证投资范围和投资策略,R3(中风险)。基金经理任职期:胡长虹(2018.03.16-2018.11.26)、邓宇翔(2018.03.30-2024.06.24)、李天翔(2024.06.07-2025.02.19)、李延峥(2024.08.28-至今)、毛运宏(2025.05.29-至今)。

风险提示:1、本材料中的信息均来源于我们认为可靠的已公开资料,但本公司及研究人员对这些信息的准确性和完整性不作任何保证,也不保证本材料所包含的信息或建议在本材料发出后不会发生任何变更,且本材料仅反映发布时的资料、观点和预测,可能在随后会作出调整。2、材料中的资料、观点和预测等仅供参考,在任何时候均不构成对任何人的个人推荐。市场有风险,投资需谨慎。3、基金管理人承诺以诚实信用、勤勉尽责的原则管理和运用基金资产,基金的过往业绩并不预示其未来表现,基金管理人管理的其他基金的业绩并不构成本基金业绩表现的保证。基金管理人不保证基金一定盈利,也不保证最低收益。基金管理人提醒投资人基金投资的“买者自负”原则,投资人在投资基金前应认真阅读《基金合同》、《招募说明书》和《产品资料概要》等基金法律文件,全面认识基金产品的风险收益特征,在了解产品情况及听取销售机构适当性意见的基础上,根据自身的风险承受能力、投资期限和投资目标,对基金投资作出独立决策,选择合适的基金产品。在做出投资决策后,基金运营状况与基金净值变化引致的投资风险,由投资人自行负担。我国基金运作时间较短,不能反映证券市场发展的所有阶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