荷兰最近的动作让不少人看得一头雾水。前脚刚跟着美国在高科技芯片设备出口上对中国设限,后脚又急匆匆派代表来中国谈判。

荷兰政府这波“跟风”操作,在欧洲媒体里都引起了争议,甚至连《经济周刊》都不留情面地批评,说荷兰这样的决定“愚蠢”,等于是把自己多年积攒下的市场和话语权拱手让人。

说起来,荷兰本来在半导体设备领域是“顶流”,ASML的光刻机全球闻名。可美国一声令下,荷兰就把自己的技术往后缩,限制出口。

其实这种做法,吃亏的不是别人,首先是荷兰自己。要知道,ASML在中国的生意占了他们全球销售额的很大一部分,这么一堵,直接损失的是订单和利润。

企业吃亏,工人也跟着遭殃,老百姓的饭碗都可能受影响。

更讽刺的是,荷兰政府一边在国内高喊“自主创新”,一边在对外合作上却频频自断手脚。

现实问题谁都看得明白,芯片设备不是说断就能断的买卖,中国自己也在加紧搞研发,市场不会等你。

很多业内人士就预测,荷兰这次如果一味跟着美国走,将来想回头,恐怕连原来的市场份额都保不住。

这不,眼看着损失越来越大,荷兰经济部终于坐不住,主动申请派代表团来中国磋商。中国这边也很大方,同意了荷兰的请求。

大家都在看,这次荷兰代表团会不会带来点实际的诚意,是来补救,还是走个过场?

其实放眼整个欧洲,对美国的政策“亦步亦趋”的可不止荷兰一家。德国、法国都在关键技术上面临两难:一边要保市场,一边又不敢得罪美国。

可事实证明,单靠“政治正确”是留不住饭碗的。欧洲工业这些年靠的就是和世界打交道,失去中国这样的大市场,损失绝对不是一点半点。

说到底,技术合作是双赢。荷兰如果真想把经济搞好,就得考虑企业和国民的长远利益,而不是简单追随别人的步调。毕竟,全球化时代,谁也不是孤岛。

把路走死了,吃亏的只能是自己。

现在,荷兰代表团已经准备来中国,外界都在等着看,荷兰这次是“真心实意”想谈合作,还是还要继续“作死”。一切结果,很快就会见分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