牌局还没正式开,韩国那边已经有人坐不住了。就在中美大人物准备收拾行李飞往吉隆坡,为那场牵动全球神经的经贸谈判做最后彩排的时候,韩国最有权势的那四个人,三星、SK、现代、LG的掌门人,已经悄无声息地出现在了美国佛罗里达的海湖庄园。

这哪儿是什么度假。这四家公司跺跺脚,整个韩国经济都要抖三抖。他们这次集体跑去美国,说是访问,其实更像是一场风暴来临前的秘密押注,一场不折不扣的求生之旅。

事情的火苗,是特朗普扔在桌上的那把关税大刀。钢铁、芯片,韩国人最骄傲的产业一个没跑掉。特朗普的意思简单粗暴:想让刀刃挪开?可以,拿3500亿美元来美国投资。真金白银。这个数字,足以压断任何一个国家的脊梁。所以,这几位财阀老板,最近就在美国陪着特朗普打了足足七个小时的高尔夫。

球场上阳光明媚,可谁都知道,那不是什么商业交流。每一杆挥出去,都灌满了憋屈和无奈。他们是去讨价还价的,想用一笔天价投资,换一张进入美国市场的通行证,仅此而已。

八天的沉默与一记耳光

真正让韩国人坐立难安,屁股底下像着了火一样的,还不仅仅是这笔钱。就在这几位大佬动身飞往美国的大约八天前,一记响亮的耳光,已经狠狠地抽在了韩国企业的脸上。

毫无征兆。中国商务部,就那么安静地发了一纸公告。那份公告像一颗精确制导炸弹,直接砸在韩国造船业巨头韩华集团的头上。公告宣布,对韩华旗下的五家美国子公司实施制裁。理由简单也致命:这些公司,在美国针对中国的调查里,提供了关于中国造船业的关键情报。

这一巴掌,打得又准又狠。韩华是谁?韩国造船业的顶梁柱。中国这次“点名”,警告的意思已经浓到化不开:谁要是敢帮着外人来砸我们的锅,那对不起,我们就先把你的碗给砸了。

更让人心寒的是,韩华被制裁后,那个口口声声说要“保护盟友”的美国,居然选择了诡异的沉默。白宫一声不吭。那漫长又令人窒息的八天沉默,就是韩国在消化这个残酷的现实。首尔方面算是彻底看清了,在大国博弈的棋盘上,所谓的盟友承诺,压根就不是什么护身符。

总统的平衡木快走断了

就在财阀们在美国球场上挥杆的背后,总统李在明,其实也在玩着一出惊险的“平衡木”。作为一个左翼领导人,他心里比谁都清楚,韩国就像被夹在三明治中间的那片肉,两边都是巨人,哪边都得罪不起。

一边是美国,那是“安全保障”,几万驻韩美军杵在那儿,韩国在军事上就没办法真正直起腰杆。可另一边呢,是中国,那是实实在在的“经济饭碗”。三星的存储芯片有三成要卖到中国,LG的新能源动力电池近一半产能要出口中国。今年前八个月,韩国对华出口占比高达22%,比对美高出整整7个百分点。

所以,在沉默了整整八天之后,李在明终于说话了。他先是大声赞美美韩关系“牢不可破”,然后话锋一转,坦言韩国在处理中美关系时处境非常“微妙”,不能简单地把中国拒之门外。这番话,就是在隔空喊话,两边都想安抚。

行动上更是左右开弓。他允许财阀去美国谈投资的细节,搞出了一个“贷款加担保”分十年支付的方案,算是暂时稳住了特朗普。可这法子也等于让美国人手里的绳索又勒紧了一圈。

中国的底牌不止一张

可棋局的发展,怎么可能完全按照他的剧本走。中国已经用行动告诉你,那种一边想在中国市场捞钱,一边又帮着对手搞小动作的“两头吃”的好日子,过去了。

中国的反击是全方位的,根本不跟你玩虚的。就在10月14日,中国开始对美国控股超过25%的船舶征收特别港务费,每净吨400元,第一笔罚单就开出了445万。这一招,直接打在了每年在中国港口有近2000个航次的美国航运企业的七寸上。

造船业就更别提了。过去韩国还觉得自己有点优势,可现在呢?全球70%的民用船订单都攥在中国手里。最近,新西兰就把一笔原本打算给韩国的渡轮订单,悄无声息地,转投给了中国企业。事实就摆在眼前,想在这个领域绕开中国?根本不现实。

更让美韩头疼的是供应链。三星那些高端芯片,生产离得开中国的稀土吗?就连韩国人餐桌上80%的泡菜,原料都来自中国山东。这些链条,一旦中国那边收紧阀门,韩国经济立刻就要重感冒。

最讽刺的一幕是,当韩国的财阀们在美国,为了关税和投资问题卑躬屈膝的时候,美国人也没闲着。他们突然跑去对现代和LG在佐治亚州的工厂搞突击检查,一下子扣了300多个韩国员工。这场所谓的“高尔夫外交”,对韩国来说,从里到外,都透着一股屈辱和心酸。

结语

棋下到这儿,韩国发现自己被推到了一个无比尴尬的位置上。美国用投资和安全当绳子,一步步地勒紧;中国则用市场和反制当尺子,划下了一道道红线。李在明总统那条“动态平衡”的钢丝,空间正被急剧地压缩。

马上就要在马来西亚开始的那场谈判,主角是中国和美国。可是在看不见的桌子底下,韩国每分每秒,都在感受着来自两股力量的巨大拉扯。中国的快准狠,美国的咄咄逼人,还有夹在中间那个艰难腾挪的韩国……这幅惊心动魄的时代图景,大幕才刚刚拉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