制度失衡的账单,最后都贴在普通人的购物车与登机牌上
麦迪逊当年为一条公路否决宪法授权,如今白宫一天甩两项行政令还能让最高法院鼓掌。三权分立,提前下班。
2025年10月1日,联邦部分机构第七次熄灯。140万雇员被遣散,机票延误、港口排队、食品抽检暂停。国会休会到14号,两党仍在镜头前比谁的脏话更押韵。
2013至今关门七次,平均间隔1.4年。预算案成了党争人质,医保抵免额度仅差30亿美元,却足以让联邦熄火。你请年假还能看到邮件,联邦雇员连门禁卡都失效。“政府关门不是新闻,开门才是惊喜。”
你可能不知道,停摆第一天,全美机场就少了1200名安检员。航班延误 cascading 到欧洲,汉莎航空直接取消芝加哥航线。说人话就是:两党吵架,全球买单。
更离谱的是,停摆期间议员薪水照发。宪法第二十七条修正案把“自掏腰包”的路堵死,于是出现“别人没工资,他们打高尔夫”的奇观。选民怒火在X上刷成热搜,却改不了任何一条规则。
上任百天,特朗普每日签发两项行政令,废止出生公民权、冻结外援、加征关税。宪法第一条写明“征税权归国会”,最高法院却以6:3裁定总统拥有“广泛贸易调节权”。12州起诉被驳回,关税成本平摊到每户2400美元。
2400美元=一个四口家庭全年电费+网费。钱去哪了?商务部数据显示,加征关税后进口商多数把税转嫁给零售端, Walmart 的自行车均价上涨18%。“行政令不用听证,却能让购物车涨价。”
国会真的没招吗?理论可用“联合决议”叫停紧急经济权,但需两院各三分之二+总统签字。现实是众议院多数党只要跑票5人就无法达到门槛。于是,立法权成了打卡背景板。
豁免权裁定后,总统核心官方行为基本免责。解雇检察官、停拨预算、威胁法官,全在“核心”范围。建国者设计的防火墙,如今变成助推器。盟友开始公开批评,联合国停火决议六次否决,去美元化加速。
你可能不知道,裁定书第47页留了个“后门”:非核心行为仍可被诉。但谁来界定?下级法院先审,再上诉到最高法院,走完程序总统任期已结束。说人话就是:先上车,后补票,票还可能是赠票。
更值得玩味的是,三位自由派大法官在异议意见里引用《联邦党人文集》第47篇:“三权合一,无论由谁掌握,终将走向暴政。”保守派阵营回应只有一句:时代变了。
当美国在联合国安理会第六次否决加沙停火,英法代表罕见离席。去美元化速度从每年1%跳到4%,人民币、卢比、雷亚尔结算占比一年提高三倍。盟友公开批评,说明“价值观外交”已没法当筹码。
国内更撕裂。70%选民认为对方党派是“国家威胁”,33%觉得两党都不配代表自己。枪支销量在停摆首周飙升40%,背景审查系统因缺员而积压。打工人要注意:社会信任一旦掉线,通胀与治安是双重罚单。“当制衡机制化,灯塔就先烧断自己的保险丝。”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