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金钟奖的红毯上,小S一身黑裙,安静得不像她。镜头扫过她后颈,一个“媛”字文身清晰可见——那是大S的名字。她胸前挂着一条黑色爱心项链,低调得几乎被忽略。直到她说:“这里面,装着姐姐的骨灰。”

那一刻,全场安静。她没哭,却唱起了歌。唱给徐熙媛,也唱给所有在人海中独自思念的人。

原来告别,也可以是一件随身携带的事。

过去我们总觉得,纪念一个人,就得去墓园、烧纸钱、摆照片。可现在越来越多人选择把思念做成项链、手链,戴在身上,走遍世界。有人把宠物的骨灰封进水晶吊坠,阳光一照,像它小时候在草地上打滚时毛茸茸的光;有人用亲人的骨灰烧制陶器,摆在书架上,说“他还在家里吃饭”。

这不是怪事,是温柔的进化。

在东莞、义乌,已经有成规模的工厂专门生产骨灰饰品。不锈钢心形吊坠、生辰石项链、猫爪造型纪念盒……它们被贴上“Keepsake Jewelry”(纪念珠宝)的标签,销往全球。这不是冰冷的生意,而是无数人用爱撑起来的情感产业。你订的不是一件首饰,是一个可以贴着心跳存放的“家”。

小S那条项链,是具俊晔设计的七条之一。数字像暗号:七个最亲的人,七份不肯放手的爱。而她把奖杯交给母亲,像在说:我们都还在,我们都记得。

这世界总教我们向前看,可有时候,走得动,是因为手里还牵着一个人。

如果你也在思念谁,不必非得藏在心里最深的地方。可以是一枚戒指,一条手链,甚至是一颗种在家门口的树。让爱有形状,才不会轻易被时间吹散。

记得,不是软弱。记得,才是继续走下去的力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