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色列“铁束”激光防御系统的性价比真不赖,干掉一架无人机只花1000美元。

中东那片地方的战斗火力,虽然没有俄乌那阵仗那么猛,基本上你来我往比较有分寸,但必须承认,他们玩的套路确实更先进些。像以色列,为了对付伊朗那天竺葵无人机,都把激光武器搬出来了,好多网友直接直呼,这才有点现代战争、21世纪的味道嘛!

铁束激光防御系统是以色列拉斐尔和埃尔比特这俩公司一块搞出来的,这东西其实亮相得不算晚,2014年新加坡航展那会儿就已经拿出来给大家伙看了。那时候说白了技术还不算太成熟,用来上战场还真有点吃力,原本以色列那边也没想着立马把它搞成啥超级武器,就打算一步一步慢慢摸索。

时间真不经用,今年5月份,以色列就公开表示,他们头一回用激光武器把火箭弹还有无人机这些目标给拦下来了。

铁束激光系统说白了也就是由防空雷达、指挥控制车,一两台激光发射器,再配上供电设备就能凑一套。

现在网上流传的基本都是测试机型,外观比较粗糙,很多设备都放在集装箱里用卡车运输,没形成一体化。从这个情况来看,正式列装和大规模制造还没提上日程。

铁束系统搭载的那款100千瓦级光纤激光器,据以色列那边说,5秒钟就能搞定目标探测到打掉整个流程。大家得留意下,每回发射激光束不一定就全是100千瓦这档,它这激光能量其实是可以调节的,射程大概落在7-10公里这个区间。

这个系统里头最关键的技术叫“叠阵合束”。说白了,就是把多道激光合成一束高能激光,能把大气中的损耗降下来,这路子确实挺新颖,只是精度还差点意思。现在它的光能聚焦在10厘米的直径上,误差算不上小,毕竟聚焦点是越小越吃香。

即使就这样,它一样能制造出高达3000℃的高温,照射几下,3毫米厚的钢板立马被烧出洞。这种表现没啥好惊讶的,谁让它的功率确实够猛。有人爆料说,巴以冲突的时候,铁束已经实打实拦住真主党无人机四十多架。放眼整个中东,老天爷成天晴空万里,几乎没啥下雨和雾气,激光武器在这片地方用起来正巴适,没有啥散射的烦恼。

有网友讲,以色列这套激光防御系统算是激光武器的头一回上战场。其实这个说法不对头,第一次真正在实战中用上的激光武器,其实是“寂静猎手”这玩意儿,这防空系统可是咱国内造的,效果相当给力。

近几年,世界各地都在琢磨激光武器,英国、印度都没闲着,中美算是领头的那一波。说起技术底蕴,我国激光武器这一块,可是储备得最多的。

激光武器厉害就在不用像传统炮弹那样频繁补给,发射速度贼快,基本上瞄准就是一束光,目标就遭殃了。打得准、反应快,还能省下一大笔后勤开销。用来对付飞行器、导弹啥的,没那么容易被干掉,对敌方装备来说也是个不小的威胁。

它最吸引人的地方其实是花费低,铁束每拦截一次,用电费来算还不到4美元。算上镜片损耗和机器启动的费用,拢共也就是1000美元左右。和铁穹系统一发拦截弹动不动几万美元相比,这差距简直让人咂舌。

别提了,激光炮的反应速度可真快,光速可是每秒30多万公里,不说其他,就这找到目标的速度,任何防空导弹都追不上。拦截的时间简直就是毫秒级,准确率也是杠杠的,只要雷达能锁定目标,它就能及时打上去。

激光武器其实弹药多得很,使用中只要有电就行,根本不用担心弹药问题。像那种100千瓦的激光炮,就算连续开上一小时,也才用掉100度电,根本不怎么费电。

激光武器最头疼的地方其实是大气散射和机器本身的散热,这俩问题要是解决不好,基本上只能对付些速度慢的无人机,拦住迫击炮弹就已经是它的极限了。

这个其实挺容易懂,弹道导弹那种超过5马赫的速度,嗖一下,一秒钟1700米,10公里眨眼功夫,6秒就飞过去。要说铁束,状态再牛也就是5秒烧透3毫米,导弹过来了,刚刚烧开个3.6毫米的口子,连农用红头拖拉机的壳子都没这么薄,基本上跟隔靴搔痒差不多,发挥不出啥作用。

美国那会儿还真搞过一回实验,说想拦截那种末端飞得比3马赫还快的巡航导弹,这激光炮光靠噱头不行,得有600千瓦往上的功率,射程也得顶到100公里才有戏。

说起激光武器,这肯定是以后发展的路子,没啥可争议地,而中国在这块一直都走在前头。

咱们国家在激光武器这方面,早在上世纪60年代就已经动手研究了。“640工程”期间,大家都把激光当成未来反导的关键招数。人类刚弄出第一束激光没几年,咱中国的军工专家就一下子看出来,这玩意绝对藏不住,前途无量。那会儿,激光还被叫成“死光”呢。

现在咱们的激光武器在部队里,已经玩到战略级别那一档了,战术级别的小家伙都已经能拿出来卖人了。咱那2.2兆瓦的固体激光器,火力生猛,能直接把东风-4弹道导弹的弹头给烤穿了,还能搞反卫星。这家伙厉害得很,能量穿透力强,三千公里外还能稳稳输出,每平方厘米还能灌进去35千焦能量。说句实话,35千焦这数值其实也不算啥大数字,刚好比巴雷特M82A1的枪口动能高那么一丢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