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方最后一块金字招牌将倒
西方金字招牌濒临倒塌!
什么事呢?
审视此则讯息,8月23日,德国总理默茨在媒体面前,语气中满是无奈,直言道:“以我国目前的经济产出,我们已无力维系现有的福利国家体系。”
话少意重
众所周知,自二战结束以来,至少过去了数十年,提及德国或欧洲,人们脑海中往往会浮现出一个共同的概念——那就是全民享有的高福利制度。
简单懒,日子也舒坦。
6小时工作日
做啥事都慢悠悠;
每年一堆带薪假;
各式人群均可享受补贴:无论是新婚燕尔的夫妇,还是形单影只的单身者,均能获得相应的补贴……
这种安于现状、仍能领薪的日子,自然没有人会不感到心满意足。
到啥程度呢?
麦克米伦,一位曾在1957年至1963年期间担任英国首相的人物,彼时他自豪地宣称:“我们前所未有地见证了如此盛世的景象,这一繁荣程度甚至超越了欧洲历史上的任何一个阶段!”
麦克米伦
自傲之情,尽显无疑!
如今,网络上对于美国的赞誉之声已日渐稀少。这主要是因为随着大量美国人涌入小红书平台,中美民众进行一番对账后,发现美国人生活的艰辛远超想象!
看病太贵,账单总很高!
步入大学校园,费用之高昂令人咋舌。对于众多普通家庭而言,唯有通过申请学生贷款方能圆梦。然而,这些贷款的利率之高,简直令人瞠目结舌!
在2020年,美联储将基准利率设定在0至0.25%的区间,即所谓的“零利率”时期。即便如此,它们仍大胆地将利率提升至5%、8%,甚至高达18%的峰值。
比高利贷还猛!
继而发现:众多普通美国人,为维持生计,竟不得不出售血液;更有者,身兼数职……
至于日本与韩国,网络上的声音早已不再如初那般热烈,人们对它们的评价也渐渐淡去。
尤其是在今年,日本遭遇了严重的“米荒”,以至于近期人们纷纷排长队购买陈米,这竟成了引人捧腹的笑谈!
日本正遭遇“米荒”,居民们为购买一袋5公斤的大米,不得不在清晨时分便开始排队等候。
随着西方工业辉煌的象征日益稀少,其金光闪闪的名片亦日渐凋零。
甚至有如此说法:欧洲的福利社会,堪称西方世界最为璀璨的最后一颗明珠!
何况,若由德国总理亲口说出,更是显得尤为罕见!
德国非同寻常的欧洲国家。
GDP,欧洲第一!
欧洲负债较轻。
工业,力最强。
事实上,鲜为人知的是,德国在相当长的一段时期内,一直位居全球贸易顺差榜首之位。然而,2020年,我们成功超越了德国,登上了全球贸易顺差第一的宝座。
昔日我国贸易顺差高达3100亿美元;德国亦不遑多让,其顺差更是达到了2610亿美元!
当时的报道
即便是德国这样的国家,也坦言继续推行福利社会将使经济难以承受,那么其他欧洲国家又会如何呢?
岂不是更撑不住?
因此,默茨的这番言论,并非仅代表德国一国的情绪,而是整个欧洲的共同心声!
抵达此阶段,我们便需深入探讨,为何默茨突然间会发表如此言论?
近几年来,特别是自俄乌冲突爆发以来,德国的经济状况可谓是每况愈下!
新能源汽车的崛起,使得今年上半年汽车出口市场遭受重创,同比降幅高达12%,对华出口更是遭遇了20%的暴跌。
昔日支撑经济的核心产业日渐式微,而新兴的支柱产业却尚在寻觅之中。
在追求高利润的领域,我们亦未能坚守阵地:诸如奢侈品、芯片产业等具有明显优势的行业,正面临前所未有的激烈竞争。
今年已1.2万家企业破产。
受俄乌冲突影响,俄罗斯廉价能源供应中断,导致工业用电需求激增,较2021年同期上涨高达80%。
德国的国内生产总值(GDP)已连续三年呈下降趋势,2024年的降幅更是达到了与前一年相比的0.2%。令人遗憾的是,与2019年相比,德国的GDP非但未能实现增长,反而出现了5%的萎缩。
高福利需经济支撑。
欧洲支持减少。
恰在8月23日,当人们纷纷声称德国无法继续支撑福利体系之际,默茨在谈及德国未来时,其语气中流露出深深的无力与困惑!
他表示,显然,美国人那边已不可指望,他们甚至不愿遵循世贸组织的规则。
对他而言,我们并未听到他开口言辞,然而,在今年四月,他所吐露的那句话却如风一般迅速传遍了整个欧洲!
在当月的欧盟私密会议中,默茨面对堆积如山的中国跨境小包裹数据,对法国代表无奈地苦笑:“难道我们真的坐视本地的制造业被售价仅0.99欧元的手机壳所淹没吗?”
然而,若一味地如此说教,未免显得过于沉闷,既不符合他本人的精神风貌,也显得缺乏活力。因此,他转而提及了一些“亮点”:展望德国的未来,绝非一片黯淡,仍存有希望的火花!
我们尚有诸多合作空间,可在此领域打造经济新亮点:
南美洲;
非洲;
日本……
日本在汽车领域,尤其是燃油车方面,似乎与贵国的德国形成了竞争态势。
与最大对手合作寻求解决方案?
还真是不怕死!
为何欧洲的高福利体系,这一持续数十年的金字招牌,如今却面临挑战,难以维系?
鲜为人知的是,欧洲之所以演变成为高福利社会,实则源自美国长达数十年的宏观战略部署!
故事需从1947年6月5日娓娓道来,那日,美国哈佛大学盛大举办毕业典礼,并特别邀请了一位尊贵嘉宾,以发表毕业演讲。
此人登台之后,竟未发表诸如“祝愿各位未来一帆风顺,前程似锦”的陈词滥调,反而通篇论述的都是一些毫不相干的内容!
他言:“战争的肆虐使得欧洲满目疮痍,陷入了崩溃的边缘!”
工业陷入困境,无法生产出足够的产品以购买农民的粮食!
欧洲农业正面临崩溃。
恶性循环:矿山停工,失业……
美国应行动了!
这人是谁?
马歇尔,美国前国务卿!
随后的发展,我们均有所耳闻:美国迅速推出了“马歇尔计划”,助力欧洲的经济复苏!
然而,与此同时,美国人却悄然且公开地鼓动欧洲,鼓励他们去做一件事:你们应当努力构建福利社会!
显而易见,即便是美国自身并未实行福利社会制度,它为何还要倡导欧洲国家采取此类政策呢?
事出反常,必有妖。
彼时的美国总统杜鲁门,对马歇尔的行动给予了强有力的支持,并在不经意间,发表了一段寓意深刻的言论:
50万蒲式耳小麦可造一架战斗机。
一座可供8000户居民居住的住宅,其建筑材料足以建造一艘现代化的驱逐舰。
这段话啥意思呢?
若能设法让欧洲人增加50万蒲式耳小麦的摄入量,便能相应减少一架战斗机的制造。
若能设法让欧洲人的居住面积增至相当于8000户家庭的规模,便能节省下一艘驱逐舰的建造。
若欧洲减少制造战斗机和建造驱逐舰,其后果可能包括:
需明白:在过往数百年间,人类历史中战事频仍,而正是通过这些战事,欧洲各国日益展现出强大的战斗力。
尤其是那些蓄着小胡子的角色,他们能够迅速召集数千万的军队,犹如在欧洲大陆上肆虐的巨兽,横扫一切。
若非苏联那等强大的军事力量作为支撑,美国与英国联合起来,亦难以取得胜利!
在欧洲推行福利社会的理念,究竟会产生何种影响呢?
不妨想象:原本的壮硕肌肉男,在享受无尽的美食、娱乐和休闲之后,渐渐蜕变为了一个油腻的中年人!
体型走样,肌肉萎缩,腹部赘肉堆积,欧洲的战斗力是否受影响?
当然没了!
在二战期间,欧洲人民实则普遍崇尚武力,展现出了卓越的战斗能力。
然而,当时欧洲正直接面临苏联的威胁,如何才能让欧洲安心呢?
美:有我,放心!
当时欧洲驻有数十万美军。
欧洲人搞起了福利社会。
在1950至1960年间,欧洲的国内生产总值与苏联相去不远,然而其军费开支却仅为苏联的一半。
钱全用于福利了!
在1984年,相较于当时经济规模较小的苏联及其东欧的社会主义盟友,其军费开支总额高达2700亿美元。
西欧国家呢?
即便包括法国和德国这样的经济强国,总计也仅达到910亿美元!
悠闲的欧洲人
这有何后果?
鉴于欧洲的安全主要仰仗美国的支撑,于是欧洲的决策权,理应由美国人作出最终决定!欧洲必须服从美国的领导。
而效果呢?
自1999年欧元问世,其对美元霸主地位的挑战显而易见。美国迅速作出反应,对南联盟发动空袭,于欧洲大陆上掀起了一场战火。
打落欧元气势!
随后,英国与法国携手,自信于自身的军事实力,共同发起了针对利比亚卡扎菲大佐的军事行动。
战至中途,方才察觉我方导弹与武器储备不足,导致攻势受阻,难以继续。
唯有厚颜无耻地寻求美国的协助,方能借助其力量击败卡大佐!
近年来,俄乌冲突持续上演,众人有目共睹:GDP高达俄罗斯三十倍的北约,在援助乌克兰、抵御俄军攻势方面亦显力不从心!
甚至就在前两天,上演了一场戏剧性的一幕:特朗普与普京在阿拉斯加举行会晤,这一消息令欧洲各国领导人震惊不已,纷纷惊恐万分!
他们疾步前往华盛顿,恳切地向特朗普呼喊:“大哥,切莫将我们抛弃,面对那凶猛的俄罗斯人,我们这二十多个国家,实在难以与之抗衡!”
随后,我备受屈辱,遭受了特朗普的沉重敲诈!
欧盟委员会主席冯德莱恩,本已落座于小凳之上,不料竟遭受屈辱,特朗普公开指名道姓,称她不具备参与资格,竟要求她离场!
遭受敲诈勒索之苦,更兼此等奇耻大辱,欧洲各国人民唯有默默忍受!
哎,毕竟是你早年中了美国的诱惑,导致身体圆润,缺乏肌肉线条,成了别人餐桌上的美味鱼肉。
谈及此,众人的心中恐怕已有明悟:那曾经的欧洲高福利的金字招牌,实是美国人在几十年前早已布下的棋局!
为解除欧洲抵抗。
抵达此阶段,一个疑问浮现:目前德国声称,受经济状况所限,难以维持福利社会,那么欧洲是否仍有望摆脱困境?
这一局由美国人布下,欧洲人早已习以为常,习惯已深植人心,如此局面又怎能轻易改变呢?
这事怎么说呢?
我素来便不止一次地提及马歇尔这位人物。尽管基辛格与布热津斯基声名显赫,但在战略布局的能力上,他无疑是首屈一指的!
正是他,凭借一己之计,割裂了我们与东南亚千年的血缘纽带。
正是他,涉足并推动了中国的内战,致使我们至今未能实现国家的统一。
此人竟以鼓动欧洲建立福利社会为手段,将原本崇尚武力、英勇善战的民众,转变成了毫无抵抗之力、任人宰割的鱼肉之躯!
令人匪夷所思的是:马歇尔当年用以诱骗欧洲的策略,竟然被大肆宣扬,进而成为了西方世界最后的金玉良缘之象征!
行至此刻,不禁心头浮现那句话:生于忧患,死于安乐。
这段经历,欧洲人所汲取的教训,我们务必铭记于心。
#热问计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