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期,俄外长拉夫罗夫在公开场合对乌克兰表态,既承认其 “有权存在”,又强硬强调 “放人” 没得谈。这番话让本就艰难的俄乌和谈更添变数,双方在 “放人” 问题上的分歧似乎难以调和。为何俄罗斯将 “放人” 视为和谈的硬条件?乌克兰又会如何应对这一不容协商的要求?

“放人” 争议的攻防与分歧

拉夫罗夫在谈及对乌立场时,态度很明确 —— 承认乌克兰有权存在,但 “放人” 这事没商量。他特意说清,要放的不只是被俘的俄罗斯士兵,还有乌克兰扣押的俄族平民。

俄方面称,这些俄族平民没参与任何军事行动,却被乌方长期关押,待遇还很恶劣。之前俄多次通过国际红十字会交涉,想让这些人回家,可每次都因为乌方不配合,最后没了下文。

乌克兰那边很快有了回应,说要放也行,得拿俄罗斯扣押的乌方战俘来换,必须对等。之前红十字会也帮过忙,组织过几次战俘交换,可每次都因为双方在人数、人员范围上谈不拢,最后不了了之。

拉夫罗夫特意把话挑明,释放俄族平民跟战俘交换不是一回事。平民没沾过战场,乌方没理由扣着不放,必须无条件释放。但乌克兰觉得,只要是被对方扣着的人,都该算在交换里,不能分什么平民和士兵。两边在这个问题上各执一词,谁都不肯退一步。和谈本就举步维艰,现在又多了这么个绕不开的卡点,接下来的对话还能有进展吗?

从历史纠葛到现实关切

要明白俄罗斯为什么这么在意 “放人”,还有军事行动的目标,得从 2014 年的事说起。那年乌克兰发生武装政变,西方支持的新当局上台后,就开始刻意疏远俄罗斯。

先是语言上,乌方限制媒体用俄语,学校里慢慢不教俄语,连老百姓日常用俄语都要受限制。文化上更直接,搞 “去共产主义运动”,把带苏联印记、跟俄罗斯有关的城市名、街道名全改了,就是想切断跟俄的历史联系。

这种做法让乌克兰境内的俄族居民很不满,尤其是乌东地区。克里米亚先通过公投加入俄罗斯,顿巴斯也想独立,乌克兰政府没同意,双方的矛盾就这么结下了,之后乌方对俄族的打压一搞就是 8 年。

拉夫罗夫总说,俄罗斯领土已经够大了,对乌克兰的土地没兴趣,真正在意的是那些生活在当地的人 —— 他们的祖先在那住了几百年,认同俄罗斯的文化和历史。看着这些人受欺负,俄罗斯不能坐视不管。

俄军事行动的目标很清晰,一是消除乌克兰领土上对俄罗斯的安全威胁,二是保护这些俄族和俄语群体的权利,让他们免受所谓 “纳粹政权” 的侵害。在俄看来这是保护自己人,可乌克兰和西方不这么看,争议自然就大了。

美加的不同选择与影响

俄乌冲突不光是两国的事,不少外部力量也卷了进来,美国和加拿大的做法就很不一样。美国副总统万斯最近说,俄罗斯已经在和谈上让步,还愿意给乌克兰提供安全保障,但美国不会派地面部队去乌克兰。

特朗普也放了话,要求俄乌领导人两周内见面谈,要是不见,他可能搞大规模制裁,或者干脆 “撒手不管”,说这毕竟是人家两国在打仗。美国还希望冲突能在半年内解决,可到底能不能成,谁也没把握。

拉夫罗夫对美国的说法不太认同,他说之前俄美领导人在阿拉斯加见过面,谈得还行,特朗普提的一些条款俄也认可,愿意灵活处理。可后来特朗普跟泽连斯基一谈,泽连斯基把美国提的原则全否了,包括不加入北约、协商领土这些。

这边美国在和谈上拉锯,加拿大那边却在给乌克兰送支持。加拿大总理卡尼去基辅见了泽连斯基,说愿意出 5 亿美元帮乌买美制武器,还会出钱帮乌生产无人机,甚至不排除派部队去乌克兰。

泽连斯基当然乐意,他一直在找各国要安全保障,加拿大的支持对他很重要。可俄罗斯对这种外部支持很不满,拉夫罗夫说西方眼里的安全只是乌克兰单方面的,还想往乌派军队遏制俄,这不是解决问题的办法,安全得把俄罗斯的利益也算进去。

国产武器与自主应对

面对俄罗斯的强硬和美国的限制,乌克兰也在想办法破局。泽连斯基一边找加拿大这些国家要支持,一边琢磨减少对美国武器的依赖 —— 毕竟美国最近在远程导弹使用上卡得越来越严。

之前乌克兰想用美国给的陆军战术导弹打俄罗斯境内目标,可美国国防部拦了下来,说不让用。美媒说自今年春末起,至少拦过一次,现在美国防部长握有最终审批权,连欧洲援乌的武器,只要靠美国情报或零部件,都要审查。

这让泽连斯基很不满,最近他公开说,乌克兰已经有了自己研发的远程武器,比如能打俄炼油厂和飞机的无人机,现在用这些武器打俄境内,不用跟美国商量了 —— 之前协调过,现在没必要。

乌克兰这么做,一是想摆脱美国的限制,自己掌握打击主动权;二是想通过展示国产武器,给俄罗斯施压,也让其他支持国看到,乌能继续打下去,不是只能靠别人送武器。

可国产武器的效果到底怎么样,还不好说。无人机虽能打到俄境内,但数量、精度、续航都不如美制导弹。而且研发生产需要钱和技术,乌克兰经济困难全靠援助,能不能持续生产也是个问题。俄罗斯也加强了防空,两边在武器上的较量,会不会让冲突升级呢?

结语

俄坚持 “放人” 无协商空间,乌要求对等交换;俄行动源于对俄族的保护,乌则反对其干预。美推动和谈却限乌用导弹,加积极援乌。双方分歧与外部干预让和谈艰难,未来冲突走向仍存不确定性,唯有双方各退一步、兼顾彼此关切,才有可能走向和平。

#图文作者引入激励计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