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偷了我所有的招式。"迈克尔乔丹曾经笑着对科比布莱恩特说。这话听着像抱怨,里头却藏不住满满的欣赏。可不是嘛,从后仰跳投到吐舌头,从低位背打到防守压迫感,科比几乎把乔丹的武器库翻了个底儿朝天。但怪就怪在这儿——哪怕动作一模一样,科比打起球来,看着就是比乔丹费劲得多。

乔丹那身子骨,简直是老天爷追着喂饭吃。联盟二十九支球队的教练和球员都认证过,哪怕三十四岁高龄,他的第一步启动速度还是天下第一。爵士队的老总雷登当年直接放话:"迈克尔的速度,连能跟他比一半的人我都没见过!"波波维奇分析得更细:纯带球跑是艾弗森快,但从三威胁姿势突然发力,乔丹就是教科书。这样的天赋让乔丹打球透着股轻松写意,能直线突破绝不多绕弯,能对抗终结绝不玩花活。1997年季后赛,三十五岁的乔丹照样扣了三十三次篮,对手连拉带拽都拦不住他腾空。

科比走的完全是另一条路。不是他不想简练,实在是硬件差着档次。他的手掌小一圈,爆发力弱一截,就连最引以为傲的脚步速度,在巅峰乔丹面前也占不到便宜。结果就是:乔丹一个交叉步就能创造的空间,科比得多晃两下;乔丹直接扛开防守人上篮的动作,科比得扭曲着身子找角度。看科比打球老让人捏把汗,眼看着他把自己扔到空中,扭成麻花似的还能把球送进篮筐——这招"空中拧麻花"后来成了他的招牌。他自己揭秘说是看《动物世界》学的:"猎豹跑得快全靠尾巴平衡,我就把右脚当尾巴用!"

这种打法美如画,却也累死人。禅师杰克逊看得最明白:"科比投不进球时会继续投,乔丹会选择做防守、传球或者掩护。"皮尔斯也说过:"科比的套路就是把对手投到崩溃,信心投没了比赛就赢了。"这话在理,2008年总决赛科比的四十七投十七中就是这么来的。数据不会骗人:科比最后两冠时期季后赛的二分球,足足七成七都是单挑出来的,压根没队友什么事儿。换成乔丹?人家五十的进球都靠配合。

要说科比不想打合理球那是冤枉人。他早说过进攻的秘诀就是两步:快速到达投篮点,尽量扩大射程。道理他都懂,可身体不允许啊!2003年膝盖手术之后,他的爆发力就打了折扣。2006年场均三十五分的那个赛季,其实是用更多的假动作和更深的屈膝换来的。等到2010年夺冠时,他的膝盖软骨已经磨没了,赛前都得抽积水才能上场。就这还能在西部决赛打出场均三十四分,纯属把技术练到了化境。

还记得2006年对太阳的系列赛吗?科比在左侧腰位接球,巴博萨死死顶住他的中路突破路线。只见科比跳步接球,右脚刚落地就骗得巴博萨后撤半步,就这电光石火的空隙,他左肩虚晃,平步起跳,空中调整姿态稳稳命中。整个过程不到三秒,却包含了五六处细节变化。这哪是打球,分明是拿放大镜在刀尖上雕花。

最让人唏嘘的是科比的2002-03赛季。那会儿他还能像乔丹那样打球——场均扣篮一百一十六次,比麦迪最巅峰的赛季还多两次,几乎是罗斯整个职业生涯的总和。那时候他的干拔跳投还是卡特麦迪式的低重心强起,看着就轻松省力。可惜膝盖手术改变了一切,后来的科比只能靠着日复一日的技术打磨,把原本可以很简单的进球变得复杂华丽。

乔丹的二十三号代表着天赋与智慧的完美结合,科比的八号却凝聚着凡人与天命抗争的执着。都说科比像乔丹,其实他走的是条更艰难的路。当乔丹用写意的方式赢得比赛时,科比正用最费劲的方式命中那些"不可能进球"。这或许就是为什么,乔丹会被尊为篮球之神,而科比,成了无数人心中那个"宁愿三十投零中也不愿九投零中"的偏执英雄。

这篇文章就是想把快乐和正能量传达出去,没什么低俗或者不好的引导哈,如果有侵权情况就联系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