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年11月28日中午,新华网发布了一则不足二百字的新闻,阅读量却迅速达到了十多万。新闻指出,11月23日上午,解放军原政治部主任张阳在家中自缢死亡。

三个月之前,军委纪检人员曾对其进行组织谈话。其中缘由,不言而喻。从位高权重的高级将领,到自缢身亡的最终结局,这样的故事着实令人唏嘘。

从辍学务农到参军入伍

张阳,1951年出生于河北省武强县一个小村落。

张阳在学习上并不用功,小学毕业后即辍学务农。十七岁时,他一心想要参军入伍。张阳的父亲是一名参加过解放战争的军人,当时仍在军中任职,但并不想让儿子也入伍。

不过,在参军这件事情上,张阳表现得异常坚持,父亲也不再阻挠。这一年,他参军入伍,单位是父亲所在的第63集团军。

出乎父亲的意料,张阳的军旅生涯走得一路顺畅,从普通战士到班长、到指导员、教导员,张阳一路向上,虽然只有小学学历,但经过在岗位上的长期锤炼,他对政治工作也逐渐熟稔起来。

从普通战士到高级军官

张阳也认识到了学历低对自己的阻碍,他不断通过培训、函授等方式弥补自己的这个缺陷。

1991年,他参加国防大学基本系指挥员培训班;1996年,又从中央党校领导干部函授班毕业。学历上的提升也给予他仕途晋升的助益,同年,他升任中国人民解放军陆军第163师政治委员。

此后,他在军中一步一个台阶,2000年起任集团军政治部主任,2004年起任军区政治部主任,2006年晋升中将军衔,2007年起任军区政委、党委书记,2010年晋升上将军衔,2012年起任解放军总政治部主任。

张阳的晋升十分顺畅。据后来新闻媒体揭露,张阳其实有着很强的个人能力,在部队中也曾做出过一些成绩。

1998年长江抗洪抢险,张阳曾在一线坐镇指挥。2003年,张阳推动了军区内步兵师的改编进程。此外,他还极力推崇军队人才培养,表面上可谓是一个不折不扣的“行动派”。

从风光无限到自缢身亡

军纪委对张阳的组织谈话是从2017年8月28日开始的,主要调查核实其涉及郭(伯雄)、徐(才厚)案的问题线索。

2015年起,为整顿军队作风,解放军全军开展“八个专项清理整治”工作,同时也标志着军队强力正风反腐的开始。郭、徐任人唯亲,大搞小圈子、小团伙,贪污腐化,严重污染了政治生态。

两人落马后,军内开展扫除郭、徐流毒工作,成立了全军贯彻落实古田政工会精神领导小组,张阳担任了组长。

《解放军报》曾评价张阳“台上台下两种表现”,在公开场合,张阳摆台子、唱高调,与腐败势力势不两立,大肆批判郭、徐等人的恶劣行径。

而在私底下,张阳曾与两人“交情”甚厚,张阳曾向郭行贿超二千万元,他的晋升也与徐密切相关。

也难怪后来刘源上将作出如此评价:张阳的问题比郭、徐都严重!

通过这次调查,组织很快发现了张阳的两面派作风。出于对张阳的关怀与信任,其接受组织谈话期间,并没有被留置,而是一直在家中居住。11月23日上午,深感罪孽深重的张阳畏罪自杀。

张阳身亡后,新华社发表了署名为“钧正平”的评论文章,指出其以自杀的手段来逃避党纪国法的惩处,行径极其恶劣。

事实证明,自杀是逃避不了过错的,追缴贿款、清查罪行,张阳违法违纪事实不仅被彻底查处,还被作为典型案例通报各地。有些错误,是死亡弥合不了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