嘿,哥们儿,这书绝了!男频经典中的必看小说,一读就停不下来,简直是熬夜神器!主角那成长之路,曲折离奇又燃爆全场,每次转折都让人拍案叫绝。情节紧凑得跟追剧一样,不看到最新章节根本睡不着!相信我,这书不看,你绝对会错过一个亿的快感!赶紧的,让咱们一起在男频的世界里遨游吧!

《我被迫在古代做县令》 作者:闪电空

第1章:穿越古代

“少爷,少爷,别睡了,该去拜堂了!”

小院的凉亭里,李昌宪眯缝地睁开了眼,稍微抬起一下头,望着眼前模糊的影子,屁股只是在石凳上挪了挪,然后又一头栽在石桌子上,熟睡过去。

一个站在李昌宪傍边侍候的仆人,把手中的新郎服放在石桌一边,再推了推李昌宪。

但是李昌宪依然是一动不动,呼噜大作。

“这可怎么办?少爷喝醉了,不能去拜堂了。

李柱,你还是通知一下李大总管吧,别惹老太爷生气。”

傍边的一个小丫鬟劝道。

这个叫李柱的仆人赶紧跑出去小院,去找大总管去了。

此时的小院一片寂静,熟睡的李昌宪却一无所知,只有那个丫鬟在一边拿蒲扇扇风驱蚊。

院外却是人声嘈杂,人来人往。

今天是李府大少爷结婚的大好日子,李府的亲朋好友来了不少,而且二老爷和三老爷官场上的不少同僚也前来恭贺,但是在婚礼现场,唯独少了大少爷李昌宪一人。

“不来,就不用来了!”

李大总管靠近老太爷耳边说了一声,老太爷不耐烦地摆了摆手,一副很讨厌大少爷的样子。

老太爷李泰城曾官拜礼部侍郎,妻贺氏,下有三子一女。

大老爷李云鹤自幼习武,年长后通过武举入伍,现在西域驻守碎叶城,前年已经升职为参将,但是已经十年未回家了。

妻刘氏,十年前已病逝,留有一子,就是李府大少爷李昌宪。

后纳妾吴氏,有一女李琳,已经九岁多了。

二老爷李云凯,官拜翰林院侍读,有二子三女。

三老爷李云义现在江南为官,现为扬州府尹,有一子二女。

李昌宪自六岁丧母,父亲在西域多年征战,而无暇顾及,一直由祖母抚养,自小就娇生惯养。

长大后,更是成为了一个文不成武不就的纨绔子弟。

年少时,虽说跟着李府教习学了个三字经千字文等,但是年龄再长大些,就不再去学了。

后来李府老太爷耻于李昌宪所学,托关系,找人代考,好不容易混了个秀才和监生身份。

习武更是没有天分,三天打鱼,两天晒网,十八岁了,平时只能刷个花架子,算健身罢了。

李昌宪在李府无人管教,在外更是横行霸道,和京城一群纨绔子弟整日无所事事,吃喝嫖赌,虽说没做出什么大的损国害民的事件,但是令李府蒙羞的小事情真的不少。

前几天,在玉春楼与工部右侍郎三子刘贺为一女打架,现被老太爷禁令在家,不许外出,否则打断腿骨。

今日,李昌宪大婚,是十多年前大老爷和西域同僚给李昌宪指腹为婚。

前年,李昌宪的老丈人在一场大战中不幸受伤身亡,留下一女王婧美,今年才十二岁,

然家中败落,无人照顾,只好提前接到府中与李昌宪完婚。

傍晚时分,李昌宪才从酒醉中醒来,私下里打量着所在的婚房,还有外厢房坐着的新娘。

从手边接过丫鬟端过来的茶水,对着身边伺候的李柱淡淡地说:“外面结束了?”

“是的,少爷,早已经结束了。老太爷也说了,今天太晚了就不要去后院了。”

李柱连忙回复道。

李昌宪撇了撇嘴,去还是不去,也没人计较,毕竟自己在李府本来就是可有可无的人。

李昌宪又眯上了眼,想了想,站起来说:“酒醒了,去外面坐坐。”

“别愣着了,赶紧给少爷把茶水端到凉亭去!”

李柱赶忙催促端茶水的丫鬟说。

李昌宪坐在凉亭里,感受着傍晚时分凉凉习风,心绪平静下来。

早在卧室中熟睡的时候,李昌宪就已经醒了,在塌上思考了好久。

自己重生了!根据这具身体的记忆,自己是穿到一个平行的时空。

大晋朝,这个脱离了原身世界历史的发展,自南北朝时期结束后,就开始分了叉,没有了隋唐,更没有了以后的宋元。

原主,前世农家子弟,通过高考考上大学,毕业后工作,然后经人介绍结婚,一切都是普普通通。

不普通之处是自己平时喜欢喝酒,再加上饮食上不加以限制,三十多岁时就有了三高,然后中风偏瘫了。

老婆不愿伺候中风偏瘫的自己,就早早和李昌宪离婚分手。

接下来的几年里,李昌宪从中风偏瘫康复过来,但是人一下子颓废起来,上班没了激情,也没有人管制,下班后又开始招朋唤友,经常在一起喝酒,还常常喝得大醉。

穿越来的昨天晚上,和几个高中同学整整喝了四十八瓶啤酒,醉后还是高中同学给送回了家。

却想不到一觉醒来,竟然穿越到古代!

穿越到一个官宦子弟身上,一个十足的花花公子,还是一个不受家族待见,人见人恶的纨绔子弟。

李昌宪对穿越没什么抱怨,本来自己在前世就生活的一塌糊度。

再加上自己本来就是一个普通人,娶妻生子,过普普通通生活就是李昌宪的梦想,不求什么大富贵。

前世唯一遗憾的就是经常性地酗酒,以至于最后中风,老婆也因此离婚了。

这辈子一定不能再喝酒了!一定一定!

李昌宪对现在的生活很满意,家中有做官的,生活无忧,而且现在也有老婆了,这不就是自己向往的生活吗?

李昌宪还是打算一辈子做个咸鱼,能不折腾就不折腾自己!

自己在府中不受待见,那又算什么,不受待见就不待见吧,况且自己也损失不了什么。

自己一个堂堂的李府大少爷,谁能够把自己怎么样?做自己想做的事情就好了,该玩就玩。

别人什么看法,李昌宪不在乎!

回到卧室,看了看新娘,一个十一二岁的女孩子,萝莉,年龄太小了,实在没什么兴趣。

不顾新娘抱怨的眼神,自己裹住被子睡了。

“少爷,老太爷和二老爷招你过去,听说要和你谈谈分府出去的事情。”

第二天一大早,李柱就急忙忙过来通知。

“知道了!”

李昌宪慢悠悠地在丫鬟的帮助下起床。

对于结婚后分出去,李昌宪早已了解到,大晋朝官家规矩,府中要把资源全力支持嫡子,而且还是有才干的嫡子,其他子孙必须在成亲后分出去。

李昌宪文不成武不就,一直以来就不受老太爷待见,甚至于厌恶。

在府中其他人看来,李昌宪纯粹一个纨绔子弟,贪财好色,不学无术,这样的人就应该早早分出去。

虽说小时候由祖母抚养,祖母也十分溺爱李宪。

但是成年后,李昌宪做的那些糟心事,令祖母一次次失望,最后完全是放纵不管了。

“我已经托你二叔给你安排了一个官职,等官职下来,出去就职去吧!”

李昌宪刚到后院,还没有等拜见完,就被老太爷摆手打发走了,临出门时还能感受到二叔那浓浓的嘲笑。

李昌元,二叔的长子,上年京城会试第三名,前途不可限量。

李昌镐,二叔的次子,也在这次秀才考中名列前茅,估计下年也要在京城进行举人考。

按老太爷说法,府中一切资源都要集中去支持二叔的子女身上。

不可能支持李昌宪的,就算支持,就李昌宪那只读了蒙学,连秀才考监生考都要人代考的人,在大家眼里就是一个垃圾,一个注定被抛弃的人。

早早分出去做个富家翁或者靠府中指点做个小官小吏,一辈子就这样了,没有什么大作为。

可李昌宪不在乎!

分出去最好,早就受够了李府中人人的蔑视。

最好是外派做官,离开京城。

在外谁又能管自己?无拘无束,自由自在,这不就是李昌宪向往的生活吗?

一想到这,李昌宪心情大好,拿出平时的纨绔模样,在府中螃蟹一样横逛起来。

随便去二姨娘那里探探头,看望一下小妹。

路过二叔书院时,抓起一把砂石扔到了院内,引起一片惊吓声,有女子声音,还有男子声音。

第2章:万陵县

第二天一大早,还没有等李昌宪吃完早饭,李柱就急匆匆跑来说:“少爷,二老爷给你求了个县令的官职,估计今天吏部会派人来给你通知。”

李柱不亏是院里的包打听,只要李府里发生的大大小小事情,他都给描述个八九不离十。

看来二叔还挺给力,给求了个县令官职,这已经令李昌宪吃惊了。

叔侄感情?家族厚望?

自己只是一个监生身份,怎么能得到七品官职?

这令哪些进士,举人何堪?

“再出去打听一下,去哪里做县令?”

李昌宪沉思一下,吩咐李柱说。

下午时分,吏部来人了,告知李昌宪一月之内离京到万陵县就职。

等吏部官员走后,一下午,李昌宪心里总感到有点不自然,不知道为什么?

想想吏部来通知的官员,一副看自己十分古怪的模样。

但是不影响李府不少人前来恭贺。

李昌宪没心思去管,只好打发李柱去应付一帮帮来恭贺的人。

万陵县?古代也没有个地图,李昌宪也不知道这到底是个什么地方,如果有个智能手机就好了,可以在网上查一查。

傍晚时分,二老爷下朝回来,老太爷和二老爷喊李昌宪过去。

“家族给你出力了,安排了七品县令的官职给你,这也是你的幸运!不要辜负了家族给你的厚望!”

二老爷一本正经地说道。

老太爷也是一副心满意足且十分高兴的样子,很是认可二叔的说法。

厚望,果然是厚望!

李昌宪现在想的是万陵县究竟在哪里?

这十多年来,大晋朝一直在扩张,南到安南,西到葱岭,北到西伯利亚,这已经到达原世界明清朝期间的国域了。

“万陵县在岭南地区,靠近岭南府,南到安南和石国地区,是一个大县,听说当地四季常青,作物一年两熟或三熟。”

二老爷告诉李昌宪,这是他在公文中所看到的万陵县的全部资料了。

李昌宪还是一头雾水,他真的不能想象此等好事会落在自己头上,不能想象二叔会大发善心,给自己求个好官职。

“万陵县,岭南府最南面的一个县,虽然离岭南府很近,但那是隔着两座大山,直线不足百里。但是从岭南府到万陵县,山路崎岖,走路也要走两到三天!”

李柱又接着急忙劝阻说:“少爷,千万不要去,据说那里有瘴气,毒物,人去了十有八九回不来。当年古王爷带三十万大军征战岭南府时,光在万陵县附近就伤亡了二十多万人,还有当地人民风凶悍,生性野蛮!”

李昌宪无语,按照这样说法,万陵县还处于野蛮生长阶段,现在还没有开发出来。

李昌宪倒不是怕瘴气毒物,只要带着必备药物,平时多注意就行了。

他想不通的是这个官职怎么会落在他头上来了,而且还是一个七品官职。

李昌宪已完婚,并且被安排了官职,老太爷也很高兴,一下子解除了李昌宪的禁令,允许李昌宪外出了。

中午时分,李昌宪带着李柱在迎春楼喝茶,一边感受古代茶楼的淡雅气氛,一边聆听四周传来的信息。

“听说有个大傻子被选上,要去万陵县就职了。也不想一想,哪里能去吗?当年皇上下旨在京都地区选拔,三年内去了十个进士,据说在当地就死了八个,还有一个带伤回京,至今还残疾在家。”

“是呀,还有一个兵部尚书的侄子在当地中了蛊毒,听说现在也快不行了,兵部尚书的弟媳天天来尚书家闹。”

“可不是,前几天皇上下旨再次选拔,别说待选进士了,就连举人也没有敢露头的了。有的人干脆装疯卖傻,有的人借病逃脱,还有一个被选上的竟然自杀了。最后没有办法,皇上只好下旨说自愿报名,只要敢去就给七品官职,这才有人报名了。”

李昌宪好几次想站起来说,我就是那个大傻子。

但是他搞清楚了是怎么一回事,心里却平静下来。

去哪里不是去,本来就没有指望二叔能给找个好地方去就职。

本来自己一个小吏的命,却得到了一个七品官职,七品官也许就是他这辈子得到的最大官职了。

自己重活一世,这已经是自己最大的收获了,不要再苛求得到更多了。

随后,李昌宪带着李柱在京城四下闲逛,几次都制止了李柱想要说的话。

今天本来就是来闲逛的,何必想那么多干嘛?

大晋朝的服饰,这也是令李昌宪最吐槽的,宽袖衫袍,佩戴革带和鱼符。

李昌宪在原世经常穿休闲衣服,一副干练利落样子,现在却感觉十分的不舒服。

索性穿着短袖短褂,布鞋,头发胡乱打了个结,插了个发簪就出来了,至于脸上涂粉那就更不用了,这辈子不可能去做“小白脸”的。

这种打扮和李柱穿着无异,即使在大街上遇到熟人也会被漠视的。

下午回到家时,还没有进门,就有丫鬟告知:“少爷,五小姐来了。”

妹妹李琳在几个姐妹中年龄倒数第二,李府中人都称为五小姐。

进得门来,就看到妹妹李琳和自己的萝莉老婆在一起说话,等李琳看到李昌宪进门了,就哇地哭起来扑向李昌宪。

李昌宪虽然平时在外嚣张跋扈,但是对于同胞妹妹那是一个疼爱。

看到妹妹李琳这么哭泣,急忙问道:“怎么了,谁欺负你了?看我剥了他!”

“不是的,不是的,是......”

李琳越解释,眼泪越掉的越多起来。

“昨天你长兄我得到七品官职,这是一个大好事,但是你也没有来祝贺我,怎么今天来了,又哭起来了?”

李昌宪逗着妹妹说笑。

“哥哥可不可以不去吗?听说万陵县那里的人野蛮凶悍,还有毒物瘴气,人去了很少能活着回来。哥哥,我不希望你去死呀!”

李琳哭泣着说。

“什么死不死的,你长兄我命大着哪。”

李昌宪帮李琳擦着眼泪。说道:“你放心,你长兄我没事的,以后我还会回来,每年都会来看你。”

李昌宪接着又劝解了李琳一会,直到李琳不哭了。

李琳歪靠在李昌宪身上,李昌宪抚摸着李琳的头发,揉揉妹妹的眉头,笑着说:“这么小的年龄,还皱着眉头,容易不漂亮的。”

看着漂亮的妹妹,李昌宪也有很多的不舍,但是吏部的指令自己是推脱不掉的。

自己要是走了,最放心不下的就是这个可爱的妹妹。

对自己老子,原身很是无感,十多年来见不到两次,更别说想他了。

二姨娘平时善良,但是性子太软弱,根本无法拒绝老太爷和二老爷的安排。

等妹妹年龄大了,自己就接走她,免得受封建时代的婚姻安排。

李琳哭着来的,最后被李昌宪劝着,笑容满面的走了。

走之前还和李昌宪拉钩,约定以后李昌宪常去看她。

随后的几天里,李府上下都知道了什么,看见李昌宪后不再去恭贺,而是在路过小院时,用一种古怪的眼神打量着李昌宪。

大家都知道,这个纨绔的大少爷是要一去不回了。

虽然期间祖母抱怨了几句,但在二老爷和二太太的几句说笑中化解了。

没人再去注意李昌宪。

本来李昌宪就在众人眼里,就是一个被放弃的大少爷!

这时的李昌宪和昨天一样带着李柱在大街上闲逛,还不时地从不同的药铺和市场上抱来一包包东西,然后自己一个人躲在屋子里,也不知道在捣鼓什么。

虽然李昌宪没有和王婧美说什么,但是王婧美也明白了不少,嫁鸡随鸡,嫁狗随狗,只能安静地在小院里和丫鬟收拾东西,等待最后离京的时刻。

第3章:李府风波

李府上下人都在纳闷,怎么这几天大少爷没犯抽,难道是太阳从西边出来了?

每天看到大少爷早出晚归,都快赶上二老爷上朝了,刚得到官职,也不要这么勤恳吧!

李昌宪也不想这样,刚穿越来,毕竟还不熟悉环境。

府内虽然有李柱在打听,但是他对于外面的事不清楚。

原主是个草包,书读得少不说,对市面上的事也是一无所知,只是顶着李府的头衔在外作威作福,这样的人没被人早打死就算不错了。

既然代替了原身,现在还是趁早把犯禁的事早打听,避免英年早逝。

而且再去打听一下,平时自己有什么仇人?避免被人坑了,自己也不知道。

晚上的时候,李昌宪顺口问了一句:“我还有多少钱?”

这句话引来了李柱一阵阵的吐槽。

李柱心想,大少爷你有多少钱,难道你自己没有数吗?平时有钱乱花,没钱就坑这个骗那个的,你没见到李府的人都躲着你走吗?

李柱也没有钱,根本就没有,李府每次给仆人发钱,自己连钱都见不到影,都给李大少爷拿走了。

虽说自己平时也不买什么,整日里跟着李大少爷骗吃骗喝,但是李柱也想有钱,上一年偷偷地存了五十两,最后还被少爷发现了,只能算作投资款。

李柱只想对大少爷说我也想要钱,二小姐的丫鬟小翠就偷偷地告诉他,下一年她就要成年了......

毕竟李府现在是二太太掌权,平时就对李昌宪身边的人很是苛刻,各种分配的物资都是次等不说,而且每次发放月银时,都是以各种理由扣了再扣,有时还以有人带坏了大少爷为由,把李大少爷身边的人减了又减。

要不是李柱是大老爷特意安排的,估计早给赶走了。

谁家少爷能像李昌宪这样,院中只有一个书僮和一个梳洗丫鬟。

看看二少爷和三少爷,院内四到六个府内标配的伺候丫鬟,出门哪一次不是有四个陪伴的长随。

听完李柱的吐槽,李昌宪也是无语。

回到书房,清点了一下自己的金库,才清点出四十多两来。

路过厢房时,想问问老婆王婧美,但是只是看了看,然后扭头走了。

还是不问的好,王婧美年龄小,父母双亡后,一年内在叔伯家受够了白眼,估计身上也没有几个零钱,还是自己去想想办法吧!

还没等李昌宪想到办法,第二天,二太太就传唤他去到后院说说分府事宜。

现银五千两,京城东一处宅子,京郊一个田庄,大约三百亩田地,还有二家京城的店铺。

李昌宪对此没有表达一点异议,毕竟有人能通知自己,那就是二叔和二太太商议好的,即使他再反对也无效。

二叔和二太太为了打发自己出府,没必要把自己打发的这么远吧,去那个蛮夷之地,这些李昌宪都可以忍了。

但是现在就拿这点钱想打发自己走,这也未免太简单了吧!

十年前三叔离府去外地为官,不说土地店铺,仅现银老太爷就给了十万两。

大晋朝建朝二百多年,外部相对安宁,商业发达,到现在每个世家都挣的盆满钵满。

李府虽说不是最有钱的世家,但是在京城也是拥有几十家店铺,门下生意更是做到了大江南北。

李府“一门三进士”“父子两翰林”,再加上外部一个掌握军权的参将,在大晋朝话语权也影响很大的。

李昌宪告知老太爷,说他快要外出为官,离京前要给亲朋好友告个别,然后要老太爷允许,以老太爷名义逐个拜访亲朋好友。

在姑太太府内,李昌宪一见姑太太就嚎啕大哭,把姑太太吓了个大跳,让人以为是李府内老太爷或老太太去世了。

经过李昌宪抽抽嗒嗒的哭诉中,二老爷和二太太对自己的不公,什么二叔为了打发自己出府,把自己弄到一个蛮荒之地,以后就不会回来了。

离京前他要和疼爱他的姑太太告个别,顺便和表大爷及表兄弟们诉说一下离别的哀情。

此去经年一去不复还,再见时两眼泪茫然。

姑太太听后,大骂二老爷和二太太,怎么能为了自己一家的利益,而不管自己亲侄子的死活。

李昌宪又哭诉说二老爷和二太太是如何如何地讨厌自己,分府时只给了几千两银子,以后自己的日子不知道怎么生活哪?

这下子姑太太更加大怒了,外出为官,还能给孩子留一个念想,但是这样的分家不公,这不是要致孩子于死地吗!

不管李昌宪怎么劝阻,执意要去李府问个明白,这还要不要孩子活了?如果让外人知道了,李府的脸面何在?

最后在姑老爷和几个表叔的劝阻下,姑太太才坐下来,要几个表叔一定要照顾自己家的孩子,该支持的支持!

李昌宪离开姑太太府时,携带姑太太赞助的六千两银票,依旧是两眼红肿,泪水莹眶,满脸写满了委屈,内心里却对李柱暗暗痛骂,这从哪里找到的辣味香料,一上午了,眼角的红肿也没有消下去。

这一幕,在李昌宪姑妈府中再次发生,只是没有说去岭南为官的事,京城大部分人都知道了,上午说了只能骗骗老太太罢了。在李姑妈府中,李昌宪只是哭泣,相信姑妈也会马上知道李府内发生的一切。

果不其然,姑妈也是愤慨不已,对于自家二哥二嫂这种无情无义,她立刻想起了更多。

最后也是对侄子十分慷慨,大方地支援了一万两的银票。

其后的两三天内,李昌宪先后拜访了李府的十几家亲戚好友,搜刮了大约五六万两的银票。

一时间,京城内传遍了李府二老爷和二太太是怎么苛待侄子的事情,说什么的都有,而且还衍生了不同的版本。

没等李昌宪再进行下一步的动作,晚上就有人喊李昌宪到老太爷后院。

在一家人众目睽睽之下,二老爷严厉地训斥了二太太,吩咐二太太掏出了五万银票,又补偿了京城内最繁华地带的一家店铺,并要求李昌宪不要再到亲朋好友府上去打秋风了。

李昌宪坦然接受,被迫去岭南为官,这些补偿难道不是应该的?

二老爷也是无语,李昌宪去万陵县任职的事,这是他偷偷地给报的名,不幸被选中了。

谁能料到除了他之外,其他人根本就没有报名的。

二老爷再次许诺,会给岭南的同僚去信,给予李昌宪官场上的支持。

李昌宪不说话,只是两眼泪汪汪看着老太爷和老太太。

最后迫于老太爷的压力下,二老爷不得己,在现场写了十几封信。

李昌宪这才满意回去,根本不介意二婶愤怒的目光和两个堂弟仇恨的眼神。

手里有了钱,李昌宪胆子也壮了不少。

第二天一大早,就打发李柱去通知李府内的债主,打算把以前坑骗的钱都支付清了,一时间也在李府获得了不少的好感。

但是大少爷最后说的话,令现场顿时鸦雀无声。

李昌宪号召大家踊跃报名,随他去岭南府万陵县。

这不是要人命吗!在李府过得挺好的,老太爷和二老爷,还有两位年少且前途无量的少爷,怎么看都比这个纨绔的大少爷靠谱得多。

岭南府万陵县,那是一般人能去的吗?

在李府已经成家立业的,不能再折腾了。

单身的还想在李府再拯救一下,至于年龄小的还想叫太太们给许个好的人家。

谁能保证去了一定会飞黄腾达,荣华富贵?去了有命享受才行。

有可能去了就一命呜呼,再也回不来了,毕竟已经有了前面十几个进士老爷的深痛教训。

李柱作为李昌宪的第一狗腿子,必须要去的,何况他老子还在大老爷手下待命。

于是,李柱第一个报了名。

还有一个叫二丫的也报名了,毕竟二丫是李昌宪老婆王婧美带来的丫鬟。

小姐去了,二丫不跟着去,又能去哪里?

马夫李大柱,原大老爷身边的侍卫,几年前在西域战争中被砍断了左臂,差点丧命。

后经大老爷介绍,回到李府教李昌宪习武。独身一人,还有大老爷救命之恩,这条命早已给了大老爷和大少爷,一切听从大少爷的安排。

去哪里不是去,十几年的军队生涯,还能怕一个小小的万陵县?

尴尬了,报名的只有三个人。

第4章:早做打算

晚上,李府有人开盘打赌,看李大少爷能在万陵县能待一月,三个月或者半年。

毕竟待在万陵县最长的是待了半年,就是那个残废回来的。

被人打伤了,往外求救,直到来人救助就拖了三个月。

还有夸张的说撑不过三天。

弃官而逃吧!按照大晋朝律法,是不可能的,逃官大罪,家族也要受牵连。

只要他想弃官,估计老太爷都会亲自压着他去岭南。

自东汉到南北朝,好多人弃官不做,据《后汉书》记载,东汉自光武帝起至汉少帝薨,共有六百余位官员,弃官返乡。

但是大晋朝自建朝以来,就对弃官作出了严格规定,凡是官员在职期间弃官而逃的,和士兵逃亡一样,官府可以逮捕其妻、子女进行拷打,追究其家族责任,还要在大晋朝全境追捕。

哪怕你不想就职,也要入职了再做申请,不能私下逃走,否则按弃官罪处理,进而连累整个家族,这也是为什么有个进士被选上后就自杀了,死了一了百了。

李昌宪不想去,本来也打算半路弃官不做,去富饶的地方做个富家翁。

开始还纳闷为什么前几年去了十几个进士都死了,怎么还有人前赴后继,以至于弄得还有人疯了,玩自杀,弃官不去就不行了?

直到有人告知李昌宪,才明白大晋朝竟然还有这么个律法。

这个官既然指定了就必须做,还得必须要去。

李昌宪大少爷苦闷了,这要自己亲自去啊!

李昌宪大少爷又尴尬了,自己在李府内的号召,只有三个人报名。

大早晨,李府上下发现李大少爷蹲在院门口仰天长叹:人心不古啊!

钱不是万能的,但没有钱是万万不能的。

前世,李昌宪就是一个穷鬼,大学毕业后,为了那一个月四五千元,一直无法放弃那枯燥的工作。

老婆离婚也不是因为他中风偏瘫,况且中风偏瘫康复的人也很多。

关键就是一个钱!

如果像现在这样,李昌宪手握十万银票,换成人民币也有个几千万吧。

就是放在银行里吃利息,老婆也不会离婚的。

有钱能使鬼推磨,这句话放到哪个朝代都一点也不为过。

假如去了蛮荒之地的岭南,不带着更多的钱,李昌宪是没有安全感的。

李昌宪看着手中的十万银票,总感觉还是不够,自己还要想办法去弄钱。

还要有人,特别是武力高强的人。

无论离京去岭南,还是要在万陵县站稳脚跟,都需要一个能保护自己的队伍,所以下一步还要去招人。

离京日期还有二十多天,招人的事情一定要抓紧。

自己还要准备一些东西,防备路上一些意外发生。

这几天李昌宪在各个大药房奔波,也就是要收集到止血,防痢疾、瘟疫等药物。

至于防身武器,李昌宪也托人在市面上找到了一件锋利的匕首。

要是有枪就好了!一枪在手,天下我有。

枪?火药?

没有枪,自己可以制作火药,李昌宪知道火药的配方,火药由硫磺、硝石和木炭组成,而且火药的配方是一硝,二硫,三木炭。

可以做几个炸雷,如果路上碰到不顺眼的,给他一个尝尝再说。

首先,自己要试验一下威力,在李府内可不行,毕竟李府处在京城市中心。

需要找一个安全且偏僻的地方,就是不知道前几天得到的庄子怎么样?

想到这,李昌宪起身招呼李柱:“你去找李师傅,今天随我出去一趟。”

李柱出门前还问了一句:“少爷,今天打算去哪里?”

“去郊外庄子看看,你安排人备马......马车吧。”

李昌宪打算骑马去,突然想到原身不会骑马。

有个参将老爹的李昌宪,竟然不会骑马,这在京都众人眼里看来,李府大少爷就是一个废物。

不是不会,而是不敢,原身小时候,在操场上看到奔驰的马突然发疯的情景,一直印在李昌宪的脑海里。

还有一个原因就是参将大老爷每次都是乘马离去,多年期盼老爹再次骑马归来,却次次都成了失望,这使得李昌宪恨透了骑马,而且发誓这一辈子不会骑马的。

所以每次出去,李昌宪都宁愿待在封闭的马车里。

冲天香阵透长安,满城尽带黄金甲。

三月三日空气新,长安水边多丽人。

暗闻歌吹声,知是长安路。

百千家似围棋局,十二街如种菜畦。

九天阊阖开宫殿,万国衣冠拜冕旒。

渭水收暮雨,处处多新泽。宫苑傍山明,云林带天碧。

风舞槐花落御沟,终南山色入城秋。

长安大道连狭邪,青牛白马七香车。

李昌宪坐在摇摇晃晃的马车里,看着大晋朝都城长安宽敞的街道,繁华的商业,川流不息的人群,突然想到了卢照邻的诗词《长安古意》。

大晋朝已经建朝二百多年了,都城长安的商业发展已经达到了顶峰。

突然,李昌宪看到前方人群鼎沸,都朝一个地方涌去,而且围观的人围了个里三层外三层。

“李柱,去前面看看,怎么回事?”

李昌宪吩咐说,马车只能停靠在一边,等人群散开后再走。

听李昌宪一吩咐,狗腿子李柱就嗖地一下跳下马车,钻入人群。

还没等李昌宪看清楚是怎么回事,李柱就从人群中又钻出来。

“少爷,官坊抓到一个逃跑的奴隶,正在准备鞭刑,听说这个奴隶都跑了两次了,这次又被抓住了。”

“走,去看看!”

李昌宪想到招人的事情,带着李柱走向人群,如果能遇到一个对自己有用的人,自己不妨替他赎身。

一个十五六岁的青年男子奴隶被绑着手脚,捆在街道拴马的木杆上。

手拿马鞭且满脸横肉的壮丁正在使劲抽打着,旁边还有一个身穿博袖黑宽袍的肥胖男子正撸着袖子直骂。

“还敢咬我,给我朝死里打!”

“看你还跑不跑!”

“小崽子,还敢拿眼瞪我,等下我把你眼睛挖出来!”

被施刑的青年男子奴隶,在彪悍的壮丁大力鞭刑下一声不吭,还拿眼死死地盯着肥胖男子。

李昌宪突然感到了兴趣,朝身边的李柱撇了撇嘴。

“住手!”

李柱在李昌宪的暗示下,喊了一声,制止了施刑的壮丁,而且还拉着肥胖男子到一边商谈。

“我家大少爷善心大发,这个奴隶能否割让?”

李柱掏出李府名帖给肥胖男子看。

李府,翰林院侍郎,李府对外都是以二老爷为主。

肥胖男子看了看名帖,又看了看李昌宪。

“哎呀,原来是李大少爷,久仰大名。”

肥胖男子猛然想起了李昌宪李大少爷,虽然他没有见过,但是李大少爷在京城的名声如雷贯耳,特别是近段时间里,李府发生的一些系列的事情被传得纷纷扬扬。

虽然有点鄙视李大少爷,但是李府和翰林院侍读也不是他这个小小的官奴坊主所能招惹的。

“一切都没问题,李少爷你要买,随时恭候。”

“那就解下来,这个人我要了!”

李昌宪淡淡地说。

“李少爷,你小心点,这个小崽子厉害着呐,这次逃跑还伤了我们三个人。”

肥胖男子在一边提醒道。

还没等肥胖男子再次劝阻,那个被施刑的青年男子奴隶一下子扑跪在李昌宪面前。

“请救救我的妹妹,我曹云愿尊你为主。”

李昌宪有点疑惑,转头看了看肥胖男子。

肥胖男子,京城官坊主事张图,小心地解释道,青年男子奴隶和他妹妹都是从高丽掠夺而来的奴隶。

今年初大晋朝对高丽发动了一次战争,由兵部中郎将赵元武带领二十万将士,在四个月内攻下了高丽都城。

被掠夺来的青年男子奴隶带着十岁的妹妹被一起送到了京都官坊。

期间青年男子试图带着妹妹逃跑,被抓住打了一顿。

由于青年男子奴隶带着累赘,许多买主都不愿意一起买这两个人。

官坊只好把青年男子奴隶的妹妹送到了玉春楼,这才发生了青年男子奴隶二次逃跑的事情。

(点击下方免费阅读)

关注小编,每天有推荐,量大不愁书荒,品质也有保障, 如果大家有想要分享的好书,也可以在评论给我们留言,让我们共享好书!